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再見列寧!


【片名】Good bye, Lenin!
【年代】2003
【國家】德國
【類別】喜劇/劇情
【語言】德語
【導演】禾夫靳碧嘉 Wolfgang Becker 柏安特‧力頓伯
【主演】丹尼爾布爾, 嘉雲莎絲, 翠萍嘉瑪杜娃

IMDb User Rating: 7.7/10 from 116,671
2003柏林國際影展最佳歐洲電影 藍天使奬
2002德國編劇獎最佳劇本 (柏安特‧力頓伯 沃夫岡‧貝克)
2003德國奧斯卡獎最大贏家最佳劇情片 最佳導演 (沃夫岡‧貝克) 最佳男主角 (丹尼爾‧布爾) 最佳男配角(佛羅里昂‧盧卡斯) 最佳原創音樂 (楊‧提爾森)最佳剪輯(彼得‧亞當)最佳美術指導觀眾票選最佳年度電影觀眾票選最佳男主角 (丹尼爾‧布爾)
★共獲得金球獎提名另外33獎項17項入圍★



【簡介】


  阿列克斯小時候,父親逃往“敵對國”西德,母親是忠誠積極的社會主義活動家。1989年秋天,母親親眼目睹參加遊行的阿列克斯被員警抓走,心臟病發作陷入深度昏迷。8個月後當她醒來,柏林牆早已倒塌,她身處一個迅速變化的新國家還渾然不知。為保護母親仍然脆弱的心臟,阿列克斯決定讓民主德國在79平米的家裏繼續。東德老牌子的食品用舊瓶子解決,早已停播的新聞節目由想做電影導演的朋友操辦,但變化的生活讓偽裝越來越難,窗外大樓上掛出一幅巨大的可口可樂廣告,就讓阿列克斯驚出一身冷汗。

  終於有一天,身體漸漸恢復的母親獨自走出家門,發現了完全不同的世界。為解釋一切,阿列克斯用錄影帶製造了1989-1990年間德國歷史事件全新但離譜的版本。其中很多素材取自真實事件,比如前東德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在統一後成了計程車司機,這讓《再見,列寧》具有相當的可看性。壓題鏡頭:母親出門,正好看見直升飛機吊著半截揮手的巨大列寧塑像從面前飛過。視覺震撼強烈。 以下是Amazon.de對於該片的評論: 1989年秋天柏林牆倒塌至今已有很多年了。現在絕對有足夠的時間來回顧這段歷史上不尋常的事件,使所有人—不管是東德人還是西德人—對此有一個有教益新獯法。這也正是電影編導Wolfgang Becke和劇本作者Bernd Lichtenberg想要通過《再見,列寧!》 表達的。

他們關於那幾個月—東西德迅速結合—的故事,給了德國統一新的詮釋,並表達了他們一路走上混亂的、常常充滿矛盾的感受。 Christiane Kerner (Katrin Saß飾)正好在去共和宮殿慶祝民主德國建國40周年的路上,目睹了國家政權是如何鎮壓安靜的示威遊行。 被鎮壓的人當中也有他的兒子Alex (Daniel Brühl飾)。 人們並不知道,眼前的這一切對她的打擊很大:也許是採取行動的人民警察,也許是她發現,她兒子與她的理想背道而弛。她在完全弄清楚眼前的一切前,突發心肌梗塞昏迷過去了。

8個月後她奇跡般的醒了。現在已經是另外一個世界了。 民主德國成為了歷史,資本主義用它所有的名牌商品衝鋒般的攻佔了東柏林。這些無論如何不能讓她知道。否則她會過度激動而死的。所以21歲的Alex決定,他和他家裏人來演一場戲,假裝民主德國還存在著… 通過住所的牆壁、一位婦女的自我介紹來體現出民主德國的延續,這真的是一個瘋狂的想法,而且還真點兒名堂。這是一出為了掩飾東西德合併,由Alex絕望的並且總是無指望的嘗試所帶來的荒謬喜劇。但他對於過去的記錄一點都不荒謬。當他在柏林牆倒塌僅幾個月後去超市尋找那些過去民主德國的商品而只找到聯邦德國的商品時,一個問題確實出現了,那時是不是一定要那麼做 – 特別是,當人們意識到自從前幾年民主德國的經典產品已經完全重新出現。

但是Wolfgang Becker不是為了在這些場景中去空空的懷舊或者加上煽情的色彩。他更多描述的是這些事件的原動力,把當時人們是如何被它們佔據的情形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如果Daniel Brühl 是想試試看那種讓人想起鬧劇時代裏喜劇片的瘋狂和絕望是否能讓謊言變成真實,那麼就不是對民主德國的懷念在激勵著他了—就像Peter Timm在《Der Zimmerspringbrunnen》(房間噴水池) 裏深情地畫的漫畫。他為他母親和他自己創造的是另一個、理想化的民主德國。在他的努力中所表露出來的是對於一個完全不同的,遠離舊的資本主義模型、社會主義模型—只有在20世紀89年90年沒人真正相信—德國的夢想。最終Alex註定失敗,但是這遠遠沒有讓他成為一個失敗者。那時像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Sascha Westphal

[瘋評影行]

《再見,列寧》 GOOD BYE LENIN 導演:沃爾夫岡•貝克爾 主演:丹尼爾•布呂爾 漢內洛蕾•埃爾斯納 一聲長鳴,載著母親骨灰的火箭劃過漆黑的星空,禮花綻放在點點繁星的周圍,奪目絢麗的光芒映射著每個默然的面龐……是寄託著美麗的謊言還是出自善意的欺騙,一部掘自德國人內心的稚嫩與懷舊情節在這樣舒緩的結局裏落幕了。

再見,列寧。我靜靜地守候著字幕的最後終結,柏林牆最後的殘垣已經被德國政府拍賣了,傷逝得不再是金元侵蝕純真世界的邊際,而是酸澀地懷念僅僅潛藏在回憶裏的過去,亢奮之後的亢奮迭加著偉大政治理想與我們父輩精神理念裏的富足充實。 2003年德國LOLA(金洛拉)電影節沉浸在紅色的懷舊婉歌裏,《再見列寧》以別致震撼的名字獲得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七項大獎,票房收入超過了3500萬歐元,觀看人次超過570萬,資料似乎告訴我們些什麼,沒有傷逝的政治電影,只強調變遷和細節的社會縮影。 阿曆克斯的父親背離家人逾越柏林牆追求所謂的民主與自由去了,母親將所有的寄託賦予民主德國的社會事業當中,1989年10月7日親眼見證自己的兒子摻雜在示威遊行的隊伍裏被員警鎮壓,心肌梗塞昏厥成了植物人。

八個月後,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在柏林牆倒塌之後統一了,整個社會構架以及價值觀在瞬間成了東柏林不能承受之輕,母親的蘇醒,伴隨著不能再受任何刺激的忠告,兒子在自己編織的理想國度裏讓母親依舊駐足在列寧的偉大世界裏順利擊敗可口可樂,母親的微笑洋溢在西德人越過柏林牆投奔在社會主義的政治理想裏,母親的離去伴隨著一個個善意的謊言…… 德國電影想表現如何的意識和形式?整個電影充滿了回憶和調侃,卻沒有一絲的浮躁和唐突,溫情而又無奈地將鏡頭延伸到一個沒有答案終結的領地。列寧的半身石像被直升飛機緩緩地調離城市上空,雕像的面龐凝視著母親茫然的無措,似乎在質疑整個德國的未來方向,導演像雜糅一個烏托邦似的理想國——西德的經濟發展與東德的精神夙牽。

記得反映社會、意識與人題材的電影很多,《血腥星期天》拿北愛和英國的衝突著重以西方的傳統政治審美加好來塢血腥的暴力控訴表現歷史事件,這樣的電影難免有些強權似的灌輸情節與明顯的政治導向性,所以不能稱之為優秀的電影。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被導演離析成《布拉格之戀》也是太明顯的意圖性,於是原著關於人、性、社會的構架被支解了,同樣弱化了米蘭•昆德拉在思想上的傳承,他並不想表現傷痕,整個電影卻留下最深印象的卻是舉槍待射的蘇聯軍官。

《再見列寧》的鏡頭與意圖只是將你從紛爭中引回關於親情和家庭的小範圍內,而背後的世界卻留在落幕後的段段遐思裏,所以《再見列寧》是優秀的電影。 故事的流程是按時間慢慢推移的,阿力克斯想盡一切辦法掩飾周圍的變遷,從東德商品的仿造,電視節目的自己錄製,總之在節奏快慢之間製造著一個又一個的謊言,甚至世界在他的描述裏顛倒了,統一的德國也像換了包裝的罐頭向民主德國的一邊靠攏,而現實中人人都在經受著社會諸多環境以及思維定勢的嚴峻考驗。難道真的能象換了包裝的罐頭一樣,回到從前嗎?顯然不能,他卻能引起統一後德國人民的判斷。 記得一張新聞圖片便是巡邏中的東德士兵躍線叛逃的瞬間,冷戰的媒體們大肆將這張圖片延伸到各個媒體角落。

《再見列寧》用完全中立的立場延續故事的情節發展,這一點是可以首肯的。 電影穿插的大場面一般後積聚在片子的千半截,似乎更多是為了強化民主德國當年“大”而“空”的形態;後半截將西德的檔編制成新的錄像資料,西德吸毒、頹廢的社會圖片也被編制了。

這似乎讓觀眾明白,這個世界總有瑕疵。 細細地看,導演的鏡頭語言安排也是多樣的。從內容上講,離不開局部小場景,在表現空間與人的關係上說,完全是德國電影的風格。法斯賓德的電影就是將舞臺劇的表演表現手法運用到電影當中。

《再見列寧》可以看作是法斯賓德的電影傳承。法斯賓德的電影強調時效性,他所表達的電影語言完全根植在戰後的德國,剛從戰爭陰影中走出的德國人的心態與意識,包括對自己的解構;《再見列寧》則是在時效上強調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的德國人的心態與反差,人的意識與行為的變遷,系藍領巾的小學生為了二十元錢鑽空子,老同志在林立的書堆裏整日酗酒。法斯賓德除了《莉莉瑪蓮》多數電影的人物不多,喜歡在局促的小環境裏表現劇情的衝突和情節延續,包括在房間、吧台、窗前等等,這些都是他所倡導舞臺戲劇革命的主要元素,《再見列寧》多數場景都是在兒子精心佈置的狹小東德家中完成的,卻沒有絲毫的拖遝。 鏡頭語言的運用與剪切比較精湛,技法不多,但主要演員的表演是極為出色的,同樣作為觀眾,翻騰著複雜情緒眼見著列寧遠離在視線的邊際,心裏不由得想起昆德拉說的那句話“人們想成為未來的主人的唯一理由就是要改變過去”。 深情地鞠躬,再見——列寧。 ~~~~~~~~~~~~~~~~~~~~~~~~~~~~~~~~~~~~~~~~~~~~~~~~~~~~~~~~~ ~~~~~~~~~~~~~~~~~~~~~~~~~~~~~~~~~~~~~~~~~~~~~~~~~~~~~~~~~ 轉貼專家影評: 台灣電影筆記>專欄影評>浮光掠影>《再見列寧》 日期:2003/12/17      
《再見列寧》   文/黃香瑤              

在想,《再見列寧》會不會成為今年的《愛蜜莉異想世界》?再度是揚提爾森渲染力十足(甚至經常凌駕過故事調性)的配樂,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卻還不只如此。 兩年後,想起當時那麼喜歡的《愛蜜莉異想世界》,總覺得腦海只有漸層的橘色光暈,像《戀愛雞尾酒》整部電影企圖渡出的「醺醉的暈眩」,愛情、酒精、小玩意、小段小段的狂想變奏曲、童年記憶、人性美麗。

今年輪到《再見列寧》中對時間的凝視,對曾經極力要掙脫的處境濃得化不開的鄉愁。 東德懷舊風在柏林圍牆倒了十餘年後猛烈吹起,曾經兩邊以OSSI(東仔)和WESSI(西仔)互相貶抑的稱呼,今天的OSSI卻意味流行的溢美,除有開發公司開模訂作有東德標幟的日用品,黃瓜、臘腸和味道古怪的劣質咖啡也都重新上架,一個「東德主題樂園」的案子正在進行中。豬油拌飯和莊稼蓑衣開始成為大雅之堂最in配備的台灣,又或者什麼都在回歸復古時尚的全世界,應該也會理解這種心情。

《再見列寧》笑淚夾雜地開了懷舊情結一個玩笑,淡淡戲謔裡卻摻進了大量的真摯,為了不讓病重的東德基進份子母親激動,孩子對抗改朝換代的所有遷徙,合理化所有的不再合理,努力布置甚或扭轉成一個繼續榮光(如同母親相信)的共產世界。 與懷舊感傷應該要據有等量齊觀位置的是「白色謊言」命題,我們的道德認知在這個點上受到強悍的質疑,怎麼判斷說謊的對或不對,謊言碰上逼近的死亡的奇妙化學反應(《野蠻的入侵》作得更好),說謊者會不會是更殉道式的犧牲,謊言裡面的認知和價值重整,等等。《再見列寧》發現了這個母題的搖擺和自成格局,卻因為趕忙著煽動情緒中途放棄。

草地野餐那場戲,母親悠悠說出隱藏多年的秘密,我們看到謊言的碰擊,當你的謊言撞上了我的謊言,謊言有了生命,逃出了人類的掌握,變成命運。這個部分幾乎是所讀過的謊言文本中最犀利的一著棋;但是電影最大的敗筆也在這裡,劇情急轉收拾出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令人費解這裡的洞察力怎麼會只落得過度溫情的伏筆? 回應感性是電影的重要策略,尤其最近幾年以來,倘若挑戰得起這個標準,先不問其他功力,開始交手就先勝出幾局。

《愛蜜莉異想世界》在作這件事,《向左走,向右走》也是(成不成則見仁見智),甚至,得說,其實抨擊美帝的《科倫拜校園事件》的好評也多少帶了感性駕乎理性之上的成分(你覺得「大快人心」了,不是嗎?) 很多人看影評喜歡問,你這到底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再見列寧》恰到分寸又真誠的感性,作為觀眾,感覺溫暖傷懷;作為評論者,電影的草率膚淺和太刻意要經營一種愛蜜莉式的氛圍,則又教人遺憾。



很棒的腳本,描述東西德統一的那個時期所發生的事情,作者把對過去東德的感懷,放入子女對母親的愛,非常恰當的引導和影射,兒子對母親的愛,和母親對兒子的體貼,看完這部片子,心裡有股暖暖的感受,很漂亮的劇本,很細膩的引導,好看好看好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