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0日 星期一

被隱藏的時間

導演: 嚴泰華
主演: 姜棟元 / 申銀秀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
語言: 韓語
上映日期: 2016-11-16(韓國)
片長: 130分鐘
又名: 被掩蓋的時間 / 被遮蔽的時間 / Vanishing Time: A Boy Who Returned


IMDb User Rating: 7.3/10 from 43
★共獲得1獎項項入圍★ 



【被遮蓋的時間劇情簡介】


  被遮蓋的時間一片講訴一群小夥伴到山裡去玩耍只有女孩被救出,而幾天之後失蹤的少年突然變成成人的樣子回來……



這是導演自己寫的劇本,很精采也很好看,流暢無冷場,過程充滿驚喜又合乎邏輯,男主角的演技出色,小女孩也非常漂亮,就這樣撐住一部電影卻相當飽滿,最後有純愛的感人收尾,很好看說.

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被遺忘的天使(心得不見了)

◎譯  名 被遺忘的天使
◎片  名 All the Invisible Children
◎年  代 2005
◎國  家 法國/義大利
◎類  別 劇情
◎語  言 英語/法語/義大利語/漢語普通話/葡萄牙語/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片  長 124 mins
◎導  演 Mehdi Charef (segment "Tanza")
      Emir Kusturica (segment "Blue Gypsy")
      Spike Lee (segment "Jesus Children of America")
      Kátia Lund (segment "Bilu e Jo?o")
      Jordan Scott (segment "Jonathan")
      Ridley Scott (segment "Jonathan")
      Stefano Veneruso (segment "Ciro")
      John Woo (segment "Song Song and Little Cat")
◎主  演 瑪莉亞·嘉西亞·古欣娜塔 Maria Grazia Cucinotta
      蔣雯麗 Wenli Jiang
      Francisco Anawake

IMDb User Rating 7.6/10 from 3,344
★共獲得1獎項提名★


◎簡  介 

《被遺忘的天使》(All The Invisible Children)是部由義大利外交部發起、為贊助「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世界糧食組織」所拍攝的電影。全片結合了7支短片,分別描寫了世界上許多不為人知的角落、那些被遺忘的小天使們的故事。這些孩子或者遭到不人道的剝削虐待,或者被迫作賊、靠拾荒維生…,甚至還有人被送上戰場,過著慘無人道的生活。這些被人遺忘的天使,散佈在全世界各地:布魯克林、布吉納法索、北京、三藩市、貝爾格勒和那不勒斯貧民區等。這項義舉贏得了八位知名的國際大導演共襄盛舉,為這些被遺忘的天使們,拍攝了七部感動人心的佳片。

他們包括:香港導演吳宇森,美國導演史派克李、雷利與裘丹史考特父女、卡提亞蘭德,法國籍的阿爾及利亞導演梅狄夏夫,塞爾維亞的波士尼亞回教徒導演艾米爾庫斯杜力卡,和史蒂芬諾盧梭等。透過這些精銳導演的掌鏡,《被遺忘的天使》希望能喚起全世界人們的感動和愛心,更關懷我們的孩子們。

【劇情大綱】

  8位國際大導演的7個感人肺腑故事

梅狄夏夫:(湯紮)年僅12歲的湯紮,在目睹了家人被大屠殺後,加入了作戰的行列。但無情的戰火,卻很快地也讓他當上了命運的炮灰…。

艾米爾庫斯杜力卡:(藍色吉普賽)一個被關三年之久、想要重新做人的吉普賽小男孩,出獄後卻仍得面臨父親逼迫他去偷竊…。

史派克李:(奮鬥小英雄)布蘭卡因為父母有毒癮,竟使得她成為帶有愛滋病毒的無辜女孩…。

卡提亞蘭德:(畢路與約奧)畢路與約奧是對有進取心的小孩,貧窮的他們總運用想像力將生活中的廢棄物變成有用的資源,努力的克服生活困境…。

雷利與裘丹史考特父女:(強納生)一個對工作理想幻滅的攝影記者強納生,為逃離工作上的痛苦而重回他童年的經歷…。

史蒂芬諾盧梭:(喜洛)住在尼泊爾郊區的喜洛,夥同朋友攻擊一名駕駛,只是為了搶奪他的勞力士表,卻因此犯了罪…。

吳宇森:(雙雙與小貓)描述兩個在完全不同環境下長大的小女孩-”雙雙”和”小貓”的故事…。

【導演簡介】
梅狄夏夫(Mehdi Charef):法國人,1952年出生。

重要作品與記事:

2005《被遺忘的天使:湯紮》(All the Invisible Children-Tanza)
1992《Au pays des Juliets》-榮獲1992年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1985《The au harem d’Archimede, Le》-榮獲1985年坎城影展最佳青年導演獎、1986年法國凱撒獎最佳影片(首部)

艾米爾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玻茲尼亞澤哥維那共和國人,1954年出生。

重要作品與記事:

2005《被遺忘的天使:藍色吉普賽》(All the Invisible Children-Blue Gypsy)
2004《生命是個奇蹟》(Zivot je cudo)-榮獲2005年法國凱撒獎最佳歐洲電影獎
2001《巴爾乾龐克》(Super 8 Stories)-榮獲2001年芝加哥國際影展最佳記錄片獎、義大利國際記者協會電影銀獎
1998《黑貓白貓》(Crna macka,beli macor)-榮獲1998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銀獅獎
1995《地下社會》(Underground)-榮獲1997年日本電影獎最佳外語導演獎、1995年坎城影展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1993《亞利桑納之夢》(Arizona Dream)-榮獲1993年柏林影展評審團特別獎、1994年波蘭華沙國際影展觀眾票選獎
1988《流浪者之歌》(Dom za vesanje)-榮獲1989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1985《爸爸去出差》(Otac na sluzbenom putu)-榮獲1985年坎城影展最佳影片金棕櫚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1981《你還記得多莉貝爾嗎》(Sjecas li se, Dolly Bell)-榮獲1981年聖保羅國際影展評審團大獎、1981年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首部)

史派克李(Spike Lee):美國人,1957年出生。

重要作品與記事:

2006《臥底》(Inside man)
2005《被遺忘的天使:奮鬥小英雄》(All the Invisible Children-Jesus children of America)
2002《25小時》(25th Hour)-榮獲2003年凱撒特別獎、提名2003年柏林影展競賽片
2000《Love & Basketball》-提名2001年獨立精神獎最佳影片 (首部)
2000《Bamboozled》-提名2001年柏林影展競賽片
1997《4 Little Girls》-提名1998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記錄片
1997《Get on the Bus》-榮獲1997年柏林影展特別獎
1995《黑街追緝令》(Clockers)-提名1995年威尼斯影展競賽片
1991《叢林熱》(Jungle Fever)-榮獲1991年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1992《黑潮-麥爾坎X》(Malcolm X)-提名1993年柏林影展競賽片
1989《為所應為》(Do the Right Thing)-榮獲1990年芝加哥國際影評協會最佳導演獎、1989年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 1990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劇本提名、1990年金球獎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提名、1989年坎城影展競賽片
1986《She’s Gotta Have It》-榮獲1987年獨立精神獎最佳影片(首部)、
1986年坎城影展最佳青年導演獎
1983《Joe’s Bed-Stuy Barbershop: We Cut Heads》-榮獲盧卡諾影展特別獎

卡提亞蘭德(Katia Lund):巴西人,1966年出生。

重要作品與記事:

2005《被遺忘的天使:畢路與約奧》(All the Invisible Children-Bilu e Joao)
2002《無法無天》(Cidade de Deus)-提名2004年丹麥影評人協會最佳非美國影片
2002《Golden Gate(PalaceII)》-榮獲2002年柏林影展特別獎、2002年斯德哥爾摩影展最佳短片

雷利與裘丹史考特父女(Ridley & Jordan Scott):英國人,父女檔。

裘丹史考特

重要作品:
2005《被遺忘的天使:強納生》(All the Invisible Children-Jonathan)
2004/I《Portrait》
2002《Never Never》

雷利史考特

重要作品與記事:

2006《美好的一年》(A good Year)
2005《被遺忘的天使:強納生》(All the Invisible Children-Jonathan)
2005《王者天下》(Kingdom of Heaven)
2003《火柴人》(Matchstick Men)
2001《黑鷹計畫》(Black Hawk Down)-2002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
2001《人魔》(Hannibal)
2000《神鬼戰士》(Gladiator)-2001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
2001年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
1996《巨浪》(White Squall)
1991《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1992年最佳導演金像獎提名、
1992年凱撒獎最佳外語片
1989《黑雨》(Black Rain)
1979《異形》(Alien)
1977《決鬥的人》(The Duellists)-榮獲1977年坎城影展最佳影片(首部)、
1978年義大利奧斯卡外語片最佳導演

史蒂芬諾盧梭(Stefano Veneruso):義大利人,1968年出生。

重要作品:

2005《被遺忘的天使:喜洛的故事》(All the Invisible Children-Ciro)
2001《Strani accordi》

2017年2月11日 星期六

危險羅曼史

譯  名 致命戀愛 / 危險羅曼史(台) / Life Risking Romance
片  名 목숨 건 연애
年  代 2016
國  家 韓國
類  別 喜劇 / 愛情 / 驚悚
語  言 韓語
上映日期 2016-06-11(上海電影節) / 2016-12-14(韓國)
片  長 103分鐘
導  演 宋閔奎
主  演 河智苑
      陳柏霖
      千正明

 
簡  介

 《致命戀愛》是一部圍繞連環殺人事件講述三個男女間的浪漫搞笑故事的電影,融合驚悚、浪漫、幽默多種元素的風格。河智苑扮演熱情高漲的推理小說家,一路追蹤連環殺人犯。千正明扮演片中河智苑的好朋友,是一名刑警,陳柏霖扮演讓女主角臉紅心跳的帥氣暖男,將與女主角上演一段浪漫情緣。




這直覺是大陸電影韓國演員,大概是太少看韓國電影,這片大概是看過倒數五名內可被計算到的,而陳柏霖的演技搭配著他生澀的對白能力,實在無法駕馭這個亦正亦邪的壞蛋,除了長得帥以外,可是在韓國多的是又有型有味道有演技的男一,陳柏霖加油!

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

生處逢絕

◎譯  名  無主孤軍
◎片  名  The Paper Will Be Blue / Hîrtia va fi albastrã
◎年  代  2007
◎國  家  羅馬尼亞
◎類  別  劇情/動作
◎語  言  羅馬尼亞語
◎片  長 91 Min
◎導  演 Radu Muntean
◎主  演 Paul Ipate
      Adi Carauleanu
      Dragos Bucur ...


IMDb User Rating: 7.9/10 from 1,383 users
★共獲得6獎項5提名★


◎簡  介

  得到自由之後,有時也很麻煩。壽西斯古下臺的一夜,政府真空,分散各處的軍隊,有的早已跟群眾打成一片,有的仍在聽候不存在的指揮。大氣電波上詩人或學者的發言,會變最高指示。此際敵我難分,隨時自己人打自己人。郊區的一隊兵,仍緊守崗位,一個大兵去支持群眾,擅自離隊,卻被誤作恐怖分子。將領發覺手下變節,揮軍直搗他家搜尋。

  清新的悲喜筆觸,思考群情盲目。導演細節做到足,紀錄片般的真實躍出畫面,更不時給荒誕現實補習幽默。這已成今日羅馬尼亞的電影精神。



要是沒有先看資料,恐怕還不知道在演什麼,相信這是一部新聞資訊價值高過娛樂價值的電影.

人造天堂

◎譯  名 人造天堂/浩劫餘生
◎片  名 Eureka
◎年  代 2000
◎國  家 日本
◎類  別 劇情
◎語  言 日語
◎片  長 209 Min
◎導  演 青山真治 Shinji Aoyama
◎主  演 役所廣司 Koji Yakusho .....Makoto Sawai
      宮崎葵 Aoi Miyazaki .....Kozue Tamura
      宮崎將 Masaru Miyazaki .....Naoki Tamura
      齋藤陽一郎 Yoichiro Saito .....Akihiko
      國生小百合 Sayuri Kokush? .....Yumiko
      光石研 Ken Mitsuishi .....Shigeo
      利重剛 G? Rij? .....Busjack Man
      松重豐 Yutaka Matsushige .....Matsuoka
      鹽見三省 Sansei Shiomi .....Yoshiyuki Sawai
      Kimie Shingyoji .....Mother
      椎名英姬 Eihi Shiina .....Keiko Kono
      尾野真千子 Machiko Ono .....Mikiko

IMDb User Rating: 7.8/10 from 1,700 users
獎項:2001戛納電影節費比西影評人獎及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共獲得4獎項2提名★

◎簡  介 

九州地區某市,發生一起惡性挾持公共汽車事件。生還的只有司機澤井和一對兄妹中學生直樹和小學生梢。目睹其他乘客在眼前一一被槍殺,自己也命在旦夕,這段惡夢般的經歷折磨著澤井,他離開了這個城市。兩年後,澤井返回了故鄉。他拜訪了那對倖存的兄妹的家,當他得知他們因為當年的事件而不再上學從此閉門不出後,澤井和這對兄妹,以及他們的遠親秋彥四人開始了共同的生活。這時,周遭開始發生連環殺人案件,警方開始懷疑澤井,在一個與澤井有關係的女子也被殺害後,澤井遭到逮捕,但因為有不在場證明隨即獲得釋放。澤井駕駛一輛公共汽車不顧員警們的阻撓帶著兄妹倆和秋彥出發離開這個城市……

幕後製作:

這是一部長達3個半小時的敍事詩般的影片,細細地描繪出心靈受到重創的人們痛苦、平復、最後踏上重生之旅的過程。影片從開頭起一直採用黑白畫面,仿佛舊照片一樣平板,營造出一種非現實的氛圍,而到了最後一幕銀幕煥然變成彩色,讓習慣了單色調的眼睛越發感其豔麗,仿佛在刹那間重新發現了生活中各種色彩的活力。片中不厭其煩地描繪劇中人的日常飲食起居,人物對白也皆為平日裏的生活用語,而平淡之中卻蘊涵深意並不顯乏味。令人在坐了近4個小時之後反而感歎:“這麼快就結束了?!”影片在2000年的戛納電影節上大受讚譽,是一部經典之作。






真的看完會很感動,因為悶到一種境界,而且很灰色,非常灰色,人造天堂,非常大的諷刺片名..看得感覺很像人造地獄

加州夢

◎譯  名 加州之夢/加州夢想/加州夢(無結尾)
◎片  名 California Dreamin / California Dreamin' (Nesfarsit)
◎年  代 2007
◎國  家 羅馬尼亞
◎類  別 喜劇/劇情
◎語  言 英語
◎片  長 155 Min
◎導  演 克裏斯提昂·內梅斯古 Cristian Nemescu
◎主  演 Armand Assante ... Cpt. Doug Jones
      Jamie Elman ... Sg. David McLaren
      Razvan Vasilescu ... Doiaru
      Maria Dinulescu ... Monica
      Alexandru Margineanu ... Andrei
      Laura Voicu ... Girl #2
      rest of cast listed alphabetically:
      Marco Assante ... Benny Harper
      Constantin Dita ... Paul
      Antonia Ionescu ... Girl #1
      Catalina Mustata ... Sotia primarului
      Florin Penisoara ... Archie
      Neculai Predica ... Director general SNCFR
      Ion Sapdaru ... Primarul
      Bart Sidles ... Bart Turner
      Gabriel Spahiu ... Seful sindicatului
      Andi Vasluianu ... Soldatul Marian


IMDb User Rating: 7.9/10 from 6,604 users
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獲獎
★共獲得13獎項13提名★

◎簡  介 

  描述一群美國大兵為了運送武器至科索夫,搭乘火車經過羅馬尼亞的一個小村莊,但卻因為沒有正式通行的文檔,而遭火車站長阻擋。被滯留的美國大兵們,意外地為村莊掀起一陣波瀾,不僅村長為他們舉辦了歡迎晚會,村裏的女孩們更對這些年輕的美國大兵頻獻殷勤,夢想著能和他們一同回到灑滿陽光的加州……

  在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獲獎的《加州之夢》,是羅馬尼亞導演克裏斯提昂·內梅斯古(Cristian Nemescu)執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不幸的是,影片也成為了內梅斯古的遺作——這位生於1979年的年輕導演去年8月因為車禍去世。當主持人宣佈《加州之夢》獲得最佳影片時,內梅斯古工作時的照片呈現在大銀幕上,全場掌聲雷動,男女主角更是激動的熱淚盈眶。沒有什麼獲獎感言,沒有什麼特別的紀念儀式,全場的觀眾用熱烈的掌聲表達對這位英年早逝導演的敬意。

  而這部影片為何會加注未完成呢?因為導演克利斯提納梅斯古(Cristian Nemescu)在影片尚未完成的時候,即於一場意外車禍中死亡,剪輯師為了保持影片的完整性,便照著劇本剪輯,最後完成了這部長達2小時35分的作品,但導演的版本究竟會是如何?卻永遠無法得知了。在頒獎典禮上,只見導演的照片被投射在大螢幕上,本人卻無法親享此份殊榮。英年早逝的他,得年僅27歲,令人不勝唏噓。



開始的時候沒有注意看,看得時候只覺得掌鏡的能力很強,鏡頭設計活潑,對話方式創新,非常像紀錄片的拍攝法,動態鏡頭卻儘可能自然,不矯情做作的刻意晃動,黑白彩色對比的劇情呈現,以及羅馬尼亞人極度想要和美國人"發生關係",導演把羅馬尼亞本身的立場背景和心態描寫的淋漓盡致,連炒飯的畫面也設計的相當唯美不浪漫,這真的是很高難度的作法,看的出來導演想要表達的是,羅馬尼亞女還本身的優越條件,而在還沒有拍攝完的時候,導演竟然在一場車禍意外過世,於是剪接師按照原來導演的分鏡剪完,真的,太可惜,27歲英年早逝,這部片子,絕對值得細細品味。鏡頭的部分太強了。。。

尋找幸福的起點

◎譯  名 尋找幸福的起點
◎片  名 The Italian
◎年  代 2005
◎國  家 俄羅斯
◎類  別 劇情/家庭
◎語  言 俄語
◎片  長 90 Min
◎導  演 安德列·克拉夫庫克 Andrei Kravchuk
◎主  演 Yuri Itskov .....Headmaster
      Mariya Kuznetsova .....Madam
      柯裏亞·史比裏道諾夫 Kolya Spiridonov .....Vanya Solntsev
      Dariya Lesnikova .....Mukhin's Mother
      Denis Moiseenko .....Kolyan
      Nikolai Reutov .....Grisha
      Vladimir Shipov .....Bloke
      Olga Shuvalova .....Irka
      Sasha Sirotkin .....Sery
      Polina Vorobieva .....Nataha


IMDb User Rating: 7.6/10 from 2,551 users
★共獲得7獎項1提名★


◎簡  介 

六歲大的凡亞松賽夫住在孤兒院裏,即將被一對義大利夫婦所收養,所以院童們都叫他“小義大利佬”,羡慕他即將在地中海陽光下,大吃巧克力、霜淇淋,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然而有一天,一個婦人到訪,她表示終於有能力帶回她的孩子撫養,然而她的小孩早就被外國人領養走了,院長無情地痛斥她、趕走她,只有小凡亞好心地跟這個無助的婦人聊天。

就在當天晚上,他聽到再也要不回親生兒子的婦人選擇在車站臥軌自殺。當噩耗傳到兒童之家,這讓小凡亞驚覺到,如果有一天親生媽媽跑來找他,他卻不在,怎麼辦?眼看到義大利的日子漸漸逼近,等不及親生母親來帶走他,他決定自己去尋找她的母親。

為了看懂自己的出生和遷徙證明,為了必要時出走尋母,小凡亞努力地學認字、打工攢錢,最後自己搭上火車,展開尋母之旅。儘管沿途被人欺負,還要擔心仲介孤兒的人口販子的追逮,小凡亞可說是吃盡苦頭,然而他一心一意只想走到朝思暮想的媽媽面前,告訴她:我是你的小寶貝——小凡亞松賽夫!

一句話評論:

In , Every Orphan Longs for Adoption. Vanya Has Other Plans...To Find His Mother At All Costs

它是來自異域的,它是鼓舞人心的,它有一個值得敬佩、聰明伶俐的孩子,它描繪了一個遠離西紐頓的飽受痛苦與磨難的地方,並且它抓住任何可能將你無法想像的苦痛演繹到淋漓盡致。——《波士頓環球報》

結果就是影片半甜半苦,查理斯·狄更斯也會為之叫好的。——《娛樂週刊》

結合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影響和狄更斯式的劇情,安德列·克拉夫庫克的這部最新力作《尋找幸福的起點》,隨著劇情的展開始終堅強有力而感動人心。——《好萊塢報導》

《尋找幸福的起點》是一部具有審美價值的優秀作品,但是在道德上卻是含混不清的。——《記事板》雜誌

有些許神奇的亮光,使得小主人公想逃離這個充滿奇幻色彩的地方。這種非現實的感覺、神奇的想像和願望,推動著故事的發展,以及主人公開始了一段非同尋常的旅程。——《紐約時報》

幕後製作:

狄更斯式的銀幕孤兒

《尋找幸福的起點》是一則來自俄羅斯的黑暗傳奇故事,影片從一開始,就立即把觀眾帶入這片富饒的大地,在這個養育了無數生靈的地方到處卻是棄兒和痛苦。本片由安德列·克拉夫庫克執導,也是他的導演處女作,取材于安德魯·羅曼的電影劇本,影片的中心人物是一個六歲的孤兒凡亞(柯裏亞·史比裏道諾夫飾),而他從小生活的環境——孤兒院,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文學巨匠狄更斯筆下的世界。過於擁擠的空間和慘無人道的生活,這是一個絕望逐漸死去的地方,而且每當一個新的生命降臨的時候這種絕望更加強烈。

導演克拉夫庫克站在孤兒的角度,以同理心看待孤兒。然而與狄更斯《孤星血淚》裏的孤兒,或者說“千里尋母”辛苦歷程之類的題材相比較而言,本片還是有著自己獨到之處。“尋找”,代表積極主動的精神;“幸福”,是更加美好的情感經驗,也是一種期許的態度,同時也預示了光明的未來;“起點”,絕非白忙一場跑回原點,而是找回真愛、啟動新生。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風格

凡是有孩子為主角的電影,通常都能輕易俘獲觀者的情緒,成為討好觀眾的最佳利器。如果再以孤兒千里尋母這樣的感人題材來演繹,一定會是最有力的催淚彈和票房的保證。但是,在這部影片中,我們會發現,《尋找幸福的起點》並不打算以此為賣點來大做文章。

在導演的這部長片處女作品中,安德列·克拉夫庫克以機智辛辣的筆調,揭露了在俄國極其嚴重的非法收養問題。有大量證據現實這已經成為了一個國際性的危機。《尋找幸福的起點》正是根據新聞裏一個俄羅斯小男孩的真實故事改編而來,他是在孤兒院被人遺棄的孩子,一直想尋找自己的親生母親。影片是一個簡單而感人的電影,雖然碰觸了俄羅斯的經濟、社會問題(單親女性無力撫養小孩、孤兒院裏黑幕重重),也揭露了領養制度背後的利益交換,然而這無不建立在最單純的孺慕之情上,道出愛的渴望與重要。飾演凡亞的小男主角柯裏亞·史比裏道諾夫的表演極為生動,天真可愛卻又不可思議的精准的緊揪著觀眾的心。

鍥而不捨的精神力量

勿庸置疑,本片的靈魂人物就是小男孩凡亞松賽夫。他的每一次出場,都能夠牢牢揪住觀眾的視線,感動每一位元觀眾的內心。劇情隨著俄國一個孤兒院裏的日常生活展開,真實地再現孤兒院的生活原貌:大孩子照顧小小孩,有些大孩子會欺負小小孩,某些孤兒希望被領養、能夠擁有正常的家庭、有父母疼愛自己。但是,為什麼凡亞松賽夫要逃跑呢?即使是被仲介孤兒的恐怖霸道女人,及老是被霸道女人糟蹋的司機追捕,凡亞松賽夫仍是堅決地朝目標前進。想找到媽媽是因為他相信:媽媽不是真的要拋棄他,如果他被義大利人收養了,媽媽找不到他,可怎麼辦?

影片借著孤兒院,所要表現的不只是孤兒的心願,還有俄國當下的經濟環境,影片以被義大利人收養,代表可以過好生活、吃好東西,至少是突顯出俄國與義大利的差異。令人激賞的是司機與凡亞松賽夫從追捕的過程裏,狼狽又溫馨的互動。此外,凡亞松賽夫學習識字以找到正確的搭車路線及閱讀出生證明的精神。這部電影的確讓我們見識到一種鍥而不捨的力量。 

花絮:

·電影的英文片名“Italianetz”(The Italian)的意思是“義大利佬”,俄羅斯小男孩凡亞即將被一對義大利夫婦領養,孤兒院的其他人出於嫉妒就給他取了這個綽號。










很有感覺的一部電影,兒童是最真的,雖然不適用在現在這個世代裡,如果給你重新選擇,你會選擇自己親生父母,還是選擇有錢的父母,許多父母親汲汲營營的在賺錢為的是讓孩子過自認為的最好的生活,而孩子也就習慣於父母給的"最好的生活",做自閉症活動以後,有很深刻的感觸,他們只要有正常小孩的行為能力,父母就已經非常滿足了,正如小孩最初對父母的期盼一樣,只要你真心愛他們就很足夠了,給他正確的觀念而不是給他快幾步的起跑,讓他懂得珍惜而不是永不滿足的掠取,我很討厭這個時代的教育環境,物質環境製造下曲扭的價值觀,卻無力回天,很慶幸沒有小孩來被污染,這個社會太髒了,不適合乾淨的動物生存,維持最初的那份"真",真的是很難,因為環境早已不允許他的存在了.種田去吧...ㄏㄏ

雖然沒有馬可千里尋母的坎坷,不過導演的橋段設計還是很有人情味.

愛有天意

【原片名】Keulraesik
【外文別名】Classic
【中文名】不可不信緣/愛有天意(中)/假如愛有天意(港)/古典情人/緣起不滅
【出品年代】2003
【首映日期】2003年1月30日(韓國)
【國  家】韓國
【類  別】愛情
【導  演】郭在容 Jae-young Kwak
【主  演】孫藝珍 Ye-jin Son .... Ji-hae/Ju-hie
      趙寅成 In-seong Jo .... Sang-min
      曹承佑 Seung-woo Cho .... Jun-ho
      李基佑 Ki-woo Lee .... Tae-su
      Sang-in Lee .... Su-kyeong
      Ye-jin Lim .... Shopkeeper
      Hyeon-tae Yang .... Seok-woo



IMDb User Rating: 7.8/10 1,442 votes
★共獲得1提名★

【內容簡介】

 從過去到現在,緣份竟巧妙地穿梭於兩代空間。
  此情此景,在過去也曾巧合發生過。
  會否驚歎世事乃天註定,還是可幸自己也曾經歷過不枉的愛情……
  那種長存在回憶裏至死不渝的愛情。
  有關兩段愛情故事,在不同的年代,從同一扇窗出發……

[愛情故事]

  梓希跟秀景是同校的大學生,她們雙雙暗戀戲劇學會的尚民。一向較為主動外向的秀景要求梓希代寫情書給尚民。梓希便將自己對尚民的情感毫無保留地抒發出來,卻被迫要寫上秀景的名字。尚民看過那些情書後深受感動,漸漸亦被秀景吸引住。梓希每每遇上他都感到混身不自在,甚至內疚,但越是設法逃避他,緣份越是將他們拉得更近。

  梓希一天收拾房間,無意中發現一個神秘的箱子,裏面滿載著她母親初戀的回憶……

  1968年夏天——

  俊河到鄉郊居住的伯父家過暑假。他遇見珠喜並對她一見鍾情。珠喜出身名門望族,家教甚嚴。一天珠喜偷偷地要俊河帶她看看村裏的鬼屋,他們歡渡了難忘的一天,只是突如其來的風暴,把他們的船吹走了,珠喜在途中又把腳弄傷,俊河只能背著珠喜繞著湖步行回去,把珠喜送回家時已經很晚,珠喜闖出這個禍以後便立即被送回漢城,跟俊河沒有話別就分開了。俊河懷著沉重的心情渡過餘下的暑假。

  暑假過後,俊河回漢城上課。班上的泰秀要他寫情書給一女孩子,而這女孩正好是珠喜。俊河並未向泰秀表白他暑假的戀愛片段,只是不情願地順從朋友的請求。

  梓希發覺母親的初戀故事跟她的遭遇竟巧妙地相似。種種的巧合更令她對尚民的好感日益增加。雖然她因好友的緣故打算徹底忘記尚民,但種種的試驗更證實她的感覺是對的。

[幕後陣容]

* 導演郭在容 *

  本片是風靡一時的韓國影片《我的野蠻女友》導演郭在容的新作,由他親自編劇兼執導。郭在容以1989年《雨天的水彩畫》(A Sketch of a Rainy Day)踏入影壇之後,憑《秋天旅行》和《我的野蠻女友》加入賣座導演的行列,他在電影中捕捉愛情的感覺特別細膩,每每令觀眾感動萬分。去年底,傳出他因《我的野蠻女友》的空前成功,已經受到邀請將進軍好萊塢拍片,並與設於洛杉磯的電影導演經理人公司Brantrose簽了一年合約。據悉已著手開拍他在好萊塢的第一部影片。

* 主演孫藝珍 *

  因電視處女作《美味關係》在韓國打開知名度的女星孫藝珍,星運果真比人強!躍上大銀幕的首部電影《醉畫仙》就與影帝崔岷植演對手戲,再加上跟車太賢合作的《向左愛向右愛》的細膩演出,受歡迎程度更是銳不可當。

  在最近播放的連續劇《真姬與善姬》,一開播就創下不錯的收視,廣被看好成為“玉女派掌門人”宋慧喬的新勁敵。在《真姬與善姬》裏,沿用正邪對立的橋段,而飾演好女人善姬的孫藝珍,特別受到媒介注目,恰如其份地表現出色,雖是第二次擔任連續劇女主角,已頗有大將之風,吸引不少年輕人的目光,廣被看好成為甜心宋慧喬未來演藝之路的有力競爭對手。

  孫藝珍曾跟著名韓星韓在石傳出緋聞,當時傳聞兩人因到澳洲拍攝服裝廣告而擦出愛火花,震驚韓國媒介。孫藝珍與韓在石曾合作歷史劇《大望》,還共同代言服裝廣告,外景隊遠赴澳洲拍攝,兩人“愈走愈近”的傳言,因此傳了開來,不過兩人皆雙雙否認了。

* 主演曹承佑 *

  曹承佑是韓國正急速上位的青春男藝人,有“翻版金城武”之稱。他生於1980年,就讀韓Dangook University的演藝課程期間,即接拍當地話題佳作《春香傳》,《春香傳》成為韓國首部入圍戛納電影節之作。那時的他才剛過了20歲。承佑當時以第一男主角身份接拍此片,即技驚四座,演出時收放自如,絕不像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新秀。結果《春香傳》為他帶來不少名和利,更嘗試歌唱事業及舞臺表演。此外,他主演的愛情片《網上有緣》及《戀愛素描》,受歡迎的程度更再上一層樓,也可以說他對愛情素材的影片把握要比韓國其他男演員好。

  《假如愛有天意》裏面不乏有潛質走紅的青春男演員,曾參演《人民公廁》的趙寅成及飾演泰秀的鬼馬小生,都有突出的表演。






大成本的愛情戲,其實很多地方我認為是OVER矯情了,整部戲在前面三分之二的鋪陳感覺都非常流暢感人,也很合邏輯,在後面男主角去當兵回來以後,有種虎頭蛇尾的感覺,為了賺人熱淚,女主角在後面不斷的哭泣,而顯得層次盡失,雖然劇情搭配著音樂有濃濃悲意,但傷心的層次沒有突顯,所以可惜了,最後結尾處,小男友的演技也不夠內斂,悲傷的內涵不夠,拿出項鍊的那一剎那無法突顯震驚的感受,這是最後弱掉的地方,這部分台灣導演就很在行.

韓國演員除了五官端正以外,演技也是沒話說,這個馬拉松小子的演技非常精采,孫藝珍也夠漂亮,演技還待在加強,其他的演員都OK,台灣這一待年輕演員,找不到OK的,這部分,是台灣藝壇需要加強的,雞蛋原理,沒有好演員,再好的本也只能賣出去..可惜了這一代好導演...

聖·拉爾夫

◎中文 名 聖·拉爾夫
◎片  名 Saint Ralph
◎年  代 2004
◎國  家 加拿大
◎類  別 喜劇 / 劇情
◎語  言 英語
◎片  長 97 Min
◎導  演 Michael McGowan
◎主  演 坎貝爾 斯科特 珍妮佛 蒂莉


IMDb User Rating: : 7.6/10 from 4,644 users
★共獲得6獎項9提名★


◎簡  介 

  講的是一個14歲的男孩相信他可以創造奇跡的故事。男孩的父親去世,母親昏迷在醫院,似乎只有奇跡才能使其蘇醒。他渴望創造奇跡。一次長跑懲罰使他喜歡上了這項運動,並堅信如果能完成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比如贏得波士頓馬拉松比賽,就能夠喚醒母親。雖然最後他離冠軍僅一步之遙,但他贏得了師長和同學的尊重,贏得了心儀女孩的熱吻,贏得了母親奇跡般的蘇醒。奇跡每天都會發生。







果然這樣的電影,偶爾還是要補充一下,為了臥病在床的媽媽,努力跑馬拉松的孩子,希望著奇蹟的出現,很溫馨也很感人,充滿人情味的好電影,也強烈的強調出青少年雖然身體即將成熟,但天真的內心卻還是個孩子,用大人的標準審視他太嚴苛,但是他好像又是個小大人一樣懂很多事情,呵呵,一個兒童和成人拉劇的年齡,這片子點的恰到好處,很好看說.

監獄淌血

原名:Carandiru (2003)
導演:赫克托·巴本科 Hector Babenco
主演:路易斯·卡洛斯·瓦斯索洛斯 Luiz Carlos Vasconcelos .... Doctor
伊萬·德·阿梅達 Ivan de Almeida
上映: 2004年05月14日
地區:巴西阿根廷
對白:葡萄牙語
時長: 148 分鐘
類型:劇情犯罪
分級:巴西:16 美國:R 英國:15


IMDb User Rating: 7.5/10 from 8,650 users
★共獲得12獎項25提名★



[劇情簡介]

聖保羅拘留中心,這是拉美最大的監獄,被人們稱爲“卡蘭迪魯”。

一位醫生雄心勃勃地來到這裏,希望開展一項愛滋病預防的醫療計劃。然而他所面對的現實比他能想象到的要棘手得多:在這座關押著7000多名囚犯的監獄裏,擁擠的牢房,落後的設備,惡劣的環境,爲各種疾病提供了催生的溫床,犯人們根本無法得到足夠的醫療保護與幫助。作爲一名初來乍到者,他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工作了幾個月後,他逐漸意識到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仍然不乏改變的契機。監獄中形形色色的犯人並非十惡不赦的壞蛋。在與他們的點滴接觸中,他發現了他們的團結與組織性,以及最重要的,一股強烈的生存意志。

在這一過程中,醫生自己也在學會適應這裏艱苦的工作條件與獨特的工作方式。習慣了使用一流的先進器械的他,不得不拿起那些最初級的裝備,甚至在很多時候只能依靠他的感覺和經驗作出判斷。他也慢慢掌握了與犯人們在聽診時溝通交流的技巧。醫生的努力終於漸漸取得成果,他贏得了犯人們的尊敬。伴隨尊敬而來的還有秘密,各種疾病以外的問題也潛入他的生活。不少犯人在就診過程中把自己的故事、在監獄中遇到的問題向他傾訴,他與病人們的會面給他打開了通往罪惡世界的一扇窗口。

1992年,監獄發生大暴動,112名犯人在暴動中喪生。

[關於導演]

海科特·巴班克出生於阿根廷,18歲時對垮掉一代文學和存在主義産生興趣的他決定親眼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麽樣的,於是便開始雲遊四方。他的足迹遍及非洲、歐洲和美洲,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甚至包括義大利西部片的臨時演員。直到1971年,他在巴西被這裏的新浪潮影片所吸引,便定居下來,想拍電影。但他很不走運,正是這一年巴西的軍政府開始嚴厲審查電影,並驅逐了一批電影人。巴班克執著地留了下來,通過介入記錄片和短片拍攝一點點地學習電影製作知識。經過幾年慘澹經營,他終於正式成爲了導演。

1978年,《Lucio Flavio》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巨大爭議,甚至巴班克本人都收到死亡恐嚇。這種爭議性反而爲它的票房推波助瀾,使它成爲巴西的一大賣座片。《Pixote》以記錄片式手法真實描繪了巴西街頭的流浪兒苦難的生活,在國際影壇反響熱烈,有雜誌甚至將它和《亂》《芬妮與亞歷山大》等名作一道列入80年代的最佳作品。

從此巴班克踏上了跨國製作的道路,包括《蜘蛛女之吻》《紫苑草》等片都是水準之作。他因患上淋巴癌而一度停止創作,在進行骨髓移植手術後又頑強地投入到電影拍攝中。

按巴班克自己的分類,《蜘蛛女之吻》、《紫苑草》、《愚蠢的心》屬於他較個人化的作品,靈感來自於青春期記憶。而《夜之王》、《Lucio Flavio》、《Pixote》則偏向于紀實性。他對邊緣族群的持續關注使影片往往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種關注也與他本人在多種行業中接觸過社會下層的經歷直接相聯。他非常堅持自己“巴西導演”的身份,經常有人對他作爲外來移民的這種堅持提出質疑,他回答到:“人們常說不知道我究竟是哪里人。但我問你:還有那位導演比我更‘巴西’?我的電影極具代表性地涉及了滲入巴西現實的每個主題。”

[關於影片]

影片根據《Carandiru Station》改編,原作者達魯奇奧·瓦雷拉是一名癌症專科醫生。他曾作爲志願者在聖保羅的監獄工作了13年,對監獄生活和囚犯們有著深入瞭解。他把那些令人感慨的故事向他的病人巴班克講述。在巴班克的鼓勵下,他提起筆將之記錄下來。本來也只想看看有那家報紙願意刊登,沒料到最後竟出版發行,成了一本叫好又叫座的暢銷書。或許這是第一次,那些犯人們的聲音被公衆聽到。

巴班克是書的首批讀者,他覺得瓦雷拉的描寫“完全無情、清晰,且絲毫不帶偏見,就像醫生看完X光片作出的診斷一樣”。爲了把其搬上銀幕,他和兩名劇作家花費3年時間進行改編,前後修改了9稿。他們所面對的最大挑戰是整理原著中片段化的事件,組成有機的敍述。爲了表現人類的差異性,他們決定採用勾勒群像的方式,通過借鑒羅伯特·奧特曼的《短片集》,按照人物組織影片。同時他們十分小心地避免失去瓦雷拉所保持的中立客觀態度,巴班克認爲:“這不是一部意圖抨擊監獄制度的電影。影片的全部意義在於行動,而非言語。”

影片的攝製組十分龐大,多達26名主要演員、120名配角和8000名臨時演員,光爲了給演員們繪製囚犯的紋身,化妝師和美術指導就設計了700款不同的圖案。

影片部分場景是在卡蘭迪魯監獄實地拍攝,這也是巴西歷史上首次有如此大規模的攝製組進駐正在運作中的監獄。2002年末,這座監獄宣佈關閉。雖然本片不是記錄片,但它也如實地記載下了監獄中的生活,這就更使它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這是巴班克繼《Pixote》和《蜘蛛女之吻》後第三次拍攝監獄裏的故事。他表示自己用監獄隱喻一種無路可逃的情境,人類所能身處的最具極端性的境遇。在監獄中,人的大部分活動都遭到嚴厲的限制和壓抑,他就不得不鼓起全部勇氣爲生存而抗爭。在這裏,僅僅承受懲罰是不夠的,必須爲生活奮鬥。“這部電影是關於那些失去了自由的人,在目睹著他們的個人空間越來越狹小時,是如何能確立起一種新的行爲法則,以保護他們作爲一個集體的完整統一性。”他強調這是基於真實事件的虛構電影。

[評論]

涉及暴力和罪惡,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剛剛取得轟動的《上帝之城》。在題材上,這部影片比《上》更黑暗。不過手法上沒那麽炫技,相對比較平實,顯示出更多的細膩敏感。

導演從每個犯人的視角來講述他們的故事,絲毫沒有回避其中的殘酷性,同時他又力圖在整體上保持中立客觀。

儘管題材陰暗,但混合以幽默、情節劇、浪漫元素。影片最終是政治的,但並不說教;精巧的,但並不矯飾。






就醫生的角度來描述這些犯人,每個人都充滿人性,很多無奈,在監獄裡的道德邏輯,似乎比社會還來的嚴格,這是老黑社會的文化,現在還有嗎?我很懷疑,整部片的編排,故事的緊湊度,內容上的設計,相當的豐富,很巴西,也很熱烈,就監獄內的一些問題,也都清楚的點了出來,這些不被社會重視的犯人,同樣是人,應該得到關注和改善,沒有刻意描述,卻可以感受原著醫師的本意所在.非常好的片子.

許多大場面的設計與安排,大堆頭的犯人,是真正要在電影院裡看才過癮的電影.

曙光乍洩

導演:漢斯.克裏斯坦.施密特
編劇 :Michael Gutmann
漢斯.克裏斯坦.施密特
風格: Drama
演員:
Ivan Shvedoff .... Kolya
Sergei Frolov .... Dimitri
Anna Yanovskaya .... Anna
Sebastian Urzendowsky .... Andreas
Alice Dwyer .... Katharina
Martin Kiefer .... Marko
Tom Jahn .... Maik
Devid Striesow .... Ingo Mertens
Claudia Geisler .... Simone
Zbigniew Zamachowski .... Antoni
Aleksandra Justa .... Milena
Marysia Zamachowska .... Marysia
Maria Simon .... Sonya
Janek Rieke .... Christoph
August Diehl .... Philip
(more)
別名:Distant Lights (2003)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長度: 105 min
國家: Germany

IMDb User Rating: 7.6/10 from 1,462 users
★共獲得14獎項10提名★

劇情簡介:

第53屆柏林電影節競賽影片,影片描述著生活在波蘭與德國德邊界地區的一些人的生活狀態。一些俄國人想非法進入德國,一個公司想建一個新工廠,而一個波蘭的地士車司機則想幫他女兒買一件好衣服。。。






非常棒的劇本,人性的弱點組合,人性的光明面和黑暗面組合在一起,充滿矛盾和無力,非常人生的一部經典好戲,一直以來對德國電影就是有種親切感,內涵深度厚度全都包含了,而導演的拍攝手法相當寫實,前半段大多用動態鏡頭,而後面就穩定的拍,層次抓的恰到好處,而幾段故事的組合也相當大膽,沒有關聯的故事,交錯的剪接手法,很過癮的一部片子,真的很棒.

琳達琳達

◎中文 名 琳達琳達
◎片  名 Linda Linda Linda
◎年  代 2005
◎國  家 日本
◎類  別 喜劇/劇情/音樂
◎語  言 日語
◎片  長 1:54:40
◎導  演 山下敦弘
◎主  演 前田亞季 Aki Maeda ..... Kyoko (drummer)
      甲本雅裕 Masahiro Komoto
      裴鬥娜 Du-na Bae ..... Song (vocalist)
      Takayo Mimura
      Kahori Fujii
      香椎由宇 Yu Kashii ..... Kei (keyboard player)
      Shiori Sekine ..... Nozomi (bassist)
      Yuko Yamazaki
      Shione Yukawa

IMDb User Rating: 7.5/10 from 1,587 users
★共獲得1獎項4提名★

劇情簡介:

  山下敦弘的 “Linda Linda Linda” ,表面上走的是日本青春勵志片的路線。類似題材的電影,之前就有矢口史靖的《五個撲水的少年》和《喇叭書院》、磯村一路的《擊浪青春》,以及更早的《五個相撲的少年》。這些電影都是以校園作為背景,講述一群年青人因為要參與一場競賽或者一次表演,需要學習某種他們不熟悉的技能 ( 韻律泳、演奏爵士樂、划艇,或者相撲 ),由最初不情不願,到漸漸認真起來,並且互相建立起友誼,憑著團隊精神,以及艱苦奮鬥,終於做出一點成績來。《擊浪青春》雖然稍稍偏離了最後勝利的模式,強調只要完成比賽,包尾也無所謂,但故事仍是透過集體參與競賽來重建信心的勵志內容。

  以「賴皮系列」聞名的山下敦弘,拍成的 “Linda Linda Linda”,進一步偏離了日本青春勵志片的公式。影片講述芝崎高校的幾名女生,本來想找椎名林檎的歌,卻無意中聽到已拆夥的日本樂隊 The Blue Hearts 的 “Linda Linda”,於是決定在校園文化祭上表演這首歌。她們組成的樂隊,叫 Paranmaum。影片雖然描寫她們日夜排練,但重點都放在平凡的生活細節上。她們在過程中建立起友誼,一起乘公車到老遠的錄音室練習,或者半夜三更偷偷潛入音樂室開著手電筒來練歌,像個秘密會社一樣。她們走在一起,成為朋友,練歌倒是其次。影片並沒有強調她們的艱苦奮鬥,更多時候是拍攝她們在等候或者嬉戲。山下敦弘擅長描寫人們漫無目的、懶懶散散的狀態。片中的女生大部分時間其實都在百無聊賴,或曰 “hea”。她們因為一時意氣,臨時找來韓國交流生 Son ( 裴鬥娜飾 ) 來做樂隊主音,由於她的日語不靈光,因此出現了不少溝通上的錯位。像其中一幕有男生用蹩腳的韓語嘗試向她示愛,就完全是 “lost in translation”,牛頭不搭馬嘴。山下敦弘又捕捉了這位外來者看來有點格格不入的時刻,譬如她對著正在練習樂器的同伴怔怔地發呆的一場。

  山下敦弘較多用長鏡,也會拍人們背向鏡頭說話。有時更會加入一些無厘頭,或者十分「麻甩」的處理。像其中有一幕講述 Kyoko ( 前田亞季飾 ) 接到心儀男生的電話,她的哥哥卻忽然在後面做起掌上壓,並且大聲地喘著氣。到了正式演出的時候,她們竟然睡過了頭,正要趕路卻遇上大雨,弄得狼狽不堪。在表演場地裡,朋友都為她們著急,幸得兩名女生拔刀相助,拖延了時間。那兩名女生,現實裡都是玩音樂的。其中的小個子女生,叫湯川潮音;染金髮的那個,叫山崎優子。Paranmaum 的四名女生中,負責彈 bass 的關根史織,現實裡也是樂隊 Base Ball Bear 的成員。

  等到片中那四名女生終於趕到會場,她們已經被雨水打得渾身濕透,Son 走到臺上更怯場起來。然而當音樂響起,她們就開始忘我地表演。山下敦弘又刻意在歌曲中間,插入了幾個空鏡,都是大雨下校園的無人角落,彷彿是在懷緬已經遠去的青春。而臺上台下的少男少女,都正在盡情地投入在音樂裡。山下敦弘的青春勵志片,最後其實不求勵志,只需要青春,以及音樂。












抓到精髓就會成功,充分說明了這部片子成功的要素,琳達琳達可以說是一部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毫無驚喜可言,平到一種境界,自然,不矯情,真摯,不做作,無私的,全心全意的去完成自己的夢想,沒有突出的演技,就好像在看隔壁鄰居家小女孩的故事,又很像過去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過程,到了最後,女子合唱團唱出自己的青春,看完才會有一種深刻的感受~~啊~~這就是青春啦。恍然大悟的感動。

導演技巧可圈可點的一部好片。

極地求生路

片名: 雪行者(The Snow Walker)
導演: Charles Martin Smith
編劇:Farley Mowat (book) / Charles Martin Smith (screenplay)
類型:劇情 / 冒險
國家:加拿大
語言:英語

IMDb User Rating: 7.5/10 from 7,636 users
★共獲得8獎項20提名★

簡介

70年代,著名的加拿大作家Farley Mowat 出版了一部短篇故事集《走好,我得兄弟》。這部電影編劇和導演都為Charles Martin Smith,以一部Never Cry Wolf電影劇本的改編而聞名。《雪行者》讓你在險峻和風光壯美的北極來一次全面冒險。在獲得贈與的兩個稀有海象牙後,Barry Pepper扮演的飛行員Charles Halliday 運送生病的女孩Kannalaq去醫院,途中發生墜機事故Charlie and Kannalaq(由Annabella Piugattuk扮演,這是她第一次露臉)被留在了遠離城市的荒野。Charlie設法穿過遙無盡頭的雪地前往最近的軍事基地,不得不把生病、垂死的年輕姑娘拋在身後。










這是第二部我看到的好看的加拿大片,其實故事很簡單,就是極地求生,但就是那種平淡中更顯真情,雖然是在極地,拍攝手法也不標新立異,但是就是舒服的好看,很不錯的一部片子,好片.

楢山節考

原片名:Narayama Bushiko
中文名:楢山節考
導演:今村昌平
主演:Ken Ogata. Sumiko Sakamoto Takejo Aki
出品年代:1982
MPAA級別:Argentina:13
國家:Japan
類別:Drama (more)

IMDb User Rating: 7.6/10 1,832 votes
獲得1983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共獲得9獎項8提名★

內容簡介:

根據深澤七郎的小說《楢山節考》和《東北神武》改編,故事發生在日本信州一個貧困的小山村裏,由於貧困而沿襲下來一個傳統,就是老人一到70歲不論身體健康與否都要被子女送上山等死。69歲的阿玲婆在即將上山之際為自己的子孫安排好了一切生活上的事情,由長子辰平在一個雪天背上了楢山。

  導演象研究一塊古化石一樣,通過影片的特殊語言表現了一個恪守原始習俗的封閉世界,在這裏人們笨拙而又執著地活著,在皚皚白雪裏死去。樸素的生命觀體現著他們生命的頑強,然而這種原始的樸素的道德習俗卻又在無形中壓抑著他們的人性。作為觀眾的我們雖然在影片中看到了死亡同時也看到了一曲生命的讚歌,影片將生者和死者都表現的極具美感和莊嚴感。





小時候看的電影,真的太棒,劇本棒,導演棒,演員棒,叫做~~~棒透了..很感人很感動很感慨.....................

青春電幻物語

監督/腳本:岩井俊二Shunji Iwai
攝影:條田升Noboru Shinoda
音樂:小林武史Takeshi Kobayashi
主演:忍成修吾Oshinari Syuugo
   伊藤步Ho Itoo
首映:2001年10月6日
片長:146分鐘
發行:東寶

IMDb User Rating: 7.6/10 from 4,225 users
2002 柏林影展C.I.C.A.E. 特別獎、
2002 上海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最佳音樂
2001 紐約影展、多倫多影展、
2002 鹿特丹影展、舊金山影展
★共獲得4獎項★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田園風景廣袤幽靜的彼端,某地的小城。蓮見雄一(市原隼人飾)和他的母親,繼父和繼父帶來的弟弟共同生活,同班的星野修介(忍成修吾飾)和他同在劍道部社團,兩人是要好的朋友。暑假時,兩人還隨同社團一起去沖繩旅遊。可是,他們的友情在旅行後開始了變化,星野的脾氣日加粗暴,徹底脫離了過去的朋友們,升上中二的時候,星野開始以欺負蓮見為樂。

  上了二年級,蓮見沒有理由的默默忍受著星野的霸道欺負,性格變的自閉孤僻。在他的小小心靈裏,世界以閉塞孤獨的印象出現在他的眼前。他在喜歡的歌手“莉莉周”的歌聲裏尋求安慰,習慣於在莉莉的BBS裏和人交流溝通,在這個虛擬世界裏最和他交好的,是一個叫做“青貓”的ID。

  學校和家庭讓蓮見難以忍耐的事情越來越多,他和青貓傾訴的話語愈加痛楚,而青貓的日子也不好過,於是他們互相安慰,彼此溫暖。12月,莉莉周的演唱會開始的日子是他們約定的見面時間,握著LIVE HOUSE的票,蓮見在現實和虛構的交叉點,艱難的尋找青貓,尋找他那個安穩明亮的夢想。







非常棒的一部電影,藝術性質高,岩井俊二的藝術文學涵養,實在是無人能出其右,整體從鏡頭.情境.鋪陳.音樂.編排,完完全全的讓你浸入他的世界,用他的語言,用他的能量,用他的視野,進入到沉重的青春期,有種痛的感覺,因為痛,所以才活著,無謂的人生.這種茫然,猶如鬼魂般,充其一生都尾隨著你,隨時跳出來向你挑戰,把靈魂拖出檢視,傷痕累累殘破的靈魂,無盡的苦悶,很濃.很深的經典佳作.

台灣片名真的取的太差了,偏綠的效果~青春,背光的效果~無視,靡靡之音~無助,終究是一場茫然在浩瀚無際的黃昏.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片名:嫌われ松子の一生
中文片名:松子被嫌棄的一生/花樣奇緣/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英文片名:Memories Of Matsuko / Kiraware Matsuko no isshô
導演:中島哲也
劇本:中島哲也
    Rakhshan BANI-ETEMAD
主演:中谷美紀
   瑛太
   伊勢谷友介
   香川照之
類型:喜劇/劇情/音樂
國家:日本
片長:129分鐘
上映日期:2006年5月29日(日本)
出品:Amuse Soft Entertainment Inc
官方網站:http://kiraware.goo.ne.jp

IMDb User Rating: 7.9/10 from 4,091 users
★共獲得11獎項8提名★

劇情簡介

松子小時候過著非常幸福的生活,一路幸福的生活著,後來成了學校教師,想不到因為學生的竊盜事件,她為了心愛的學生頂替偷竊的罪名,但在最後緊要關頭她的學生卻背叛了她。因而被學校炒魷魚,趕出學校,從此從精英的生活掉進社會地下階層。

 沒多久她和立志成為暢銷作家的八女川同居,同年,男友八女川自殺,她與八女川的朋友岡野發生不倫之戀,結果被岡野妻子的發現而分道揚鑣。後來自暴自棄當上酒家女,因為模樣姣好使松子很快成為店裏的number one。

 松子不堪忍受此任男友小野寺和密友的背叛,將這對偷情男女殺死,逃亡到東京,沒多久她結識了理髮店的師傅小島津並生下了一小孩,但終於還是被員警找到,松子離開愛人和孩子開始了長達八年的漫長牢獄生活。

 出獄後,松子與曾是自己學生的龍洋一重逢,兩人在學校時已相互頗有好感,但礙于老師與學生的身份沒有跨越界線。此時的龍洋一雖然淪落為賭徒,但松子和他卻互相關懷疼惜對方,墜入愛河。以為終於可以幸福的生活,龍卻也因故坐牢,想到自己不能給松子幸福,龍決定離開松子,然而松子卻一直夢想著能與龍相守到老……儘管情路上從不缺少男人,但到了五十歲松子依然是孑然一身,過著單身的隱居封閉生活。幾年後在枯竭的河川旁,人們發現了松子冰涼的屍體。那年,她53歲。松子是一個真正的灰姑娘。一個為愛而生,為愛而亡的女人。愛上誰,就只為那個人向前走,義無反顧。不斷為愛而傷,但也無怨無悔的松子。在別人眼裏是那麼悲哀的人生,她卻當成是幸福伊甸園。

關於影片

《松子被嫌棄的一生》改編自山田宗樹同名小說,用詼諧逗趣的方式,描述松子渴望愛的一生,由《下妻物語》的導演中島哲也執導。這是個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用各種讓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表現。豐富的色彩與豪華的特效讓人目不暇給;夢幻到不像話卻又帶著淡淡心碎的故事令人難忘。中島哲也用童話手法拍攝,讓這電影充滿色彩濱芬的畫面和豐富的音樂,再用電腦效果製造出視覺藝術,再加入哲學元素,懂得欣賞藝術的人定必會讚歎一番。

故事內容極端地述敘主角松子擁有悲劇的人生,而她卻抱著打不死的精神去面對人生。當女主角每一段感情遇到失意時,導演也即時插播輕鬆的音樂,立刻把你抽離那悲哀感的空間,帶回一個積極開朗的世界,教人學習路還是要走下去。







日本綜藝位十足,色彩相當豐富的情境來反差人生的悲哀,相當的有創意,運用了大量的3D合成,表現整體感,燈光也打的很有內涵,是一部相當日本味的電影,貫穿50年代到現在的日本文化性電影,劇情也很有創意,不過大量的歌舞,看完頭有點昏,呵呵,算是一部大成本大製作的電影,就3D部分,和歌舞排練部分,很用力的一部電影..

雪季過客

◎譯  名 雪季過客/雪餅/雪花糕療情
◎片  名 Snow Cake
◎年  代 2006
◎國  家 英國/加拿大
◎類  別 劇情
◎語  言 英語
◎片  長 01:47:41
◎導  演 馬克•伊文思 Marc Evans
◎主  演 艾倫•裏克曼 Alan Rickman .... Alex Hughes
      西格妮•韋弗 Sigourney Weaver .... Linda Freeman
      凱瑞-安妮•莫斯 Carrie-Anne Moss .... Maggie
      David Fox .... Dirk Freeman
      Jayne Eastwood .... Ellen Freeman
      Emily Hampshire .... Vivienne Freeman
      James Allodi .... Clyde
      Jackie Brown .... Waitress
      Selina Cadell
      Johnny Goltz .... Rookie Cop
      Mark McKinney .... Neighbour
      Callum Keith Rennie .... John Neil
      Julie Stewart

IMDb User Rating: 7.6/10 from 9,725 users 
第56屆柏林電影節參賽影片
★共獲得2獎項5提名★

◎簡  介 

劇情:

  作為56屆柏林電影節的揭幕作品,《雪餅》講述了一個關於如何在心中最寒冷的地方尋找溫情的故事。著名演員Alan Rickman在片中扮演一名英國男子Alex,他來到了加拿大的北安大略城,在那裏遇到了一位可愛的19歲女孩Vivienne。Vivienne搭上了Alex的順風車,不料汽車在行至Vivienne家鄉郊外時意外撞上了一輛卡車,Vivienne不幸當場身亡。這是Alex生平第二次,為一個萍水相逢的人而感到悲傷。

  在一種複雜情感的驅動下,Alex找到了Vivienne的母親,走到了這個名叫Linda(Sigourney Weaver扮演)的女人的面前,然而,Linda並不是一位普通的母親,她患有嚴重的自閉症。

  Alex逐漸融進了Linda的生活圈子,而這個圈子卻正是Linda感覺非常冷漠的地方。他認識了琳達的鄰居,一位獨立的女性Maggie (Carrie-Anne Moss扮演)。與此同時,Alex的神秘背景,也引起了前地方法律執行官Clyde(James Allodi扮演)的強烈興趣……

2006年2月9日19:45首映







真的很好看,具啟發性的電影,劇本內涵演員全到位,很有深度的一部電影,用很簡單的方式說道理,很棒的劇本,相當值得一看的好片..

香料共和國

◆原  名:A Touch Of Spice / Politiki kouzina
◆譯  名:香料共和國
◆導  演:迪索布麥特斯 Tassos Boulmetis
◆演  員:喬治柯拉費司(Georges Corraface)
      馬科斯奧賽(Markos Osse)
      芭莎可魯克卡雅(Basak Kolukaya)
      伊洛寇里米蓋得斯(Ieroklis Michailidis)
◆類  型:喜劇/劇情
◆片  長:103分鐘
◆上  映:2003年
◆國  家:希臘/土耳其
◆語  言:希臘語

IMDb User Rating: 7.6/10 from 7,557 users 
★共獲得11獎項★



◆簡  介:

以《艾蜜莉異想世界》搭配《新天堂樂園》的可口套餐
透過味覺領略美食的魔力和濃濃鄉愁…
  「生命不能沒有香料,就像不能沒有太陽;生活和食物一樣,都要加油添醋才完美」。

  少年凡尼斯的童年世界充滿了各式各色的香料,外公經營的香料店是夢想的寶庫,洋溢驚奇和歡樂,但是土耳其和希臘間撕裂族群的戰爭中斷了一切。生長于伊斯坦堡的凡尼斯被迫舉家遷往國籍上的故鄉-雅典,硬生生地與外公和兩小無猜的少女珊美離別,只因為在政治戳記上他們屬於不同種族。面對雅典,凡尼斯一家人並沒有回到故鄉的感覺,周遭不信任的眼光,讓一家人更覺得身份錯亂,荒謬嬉鬧中帶著傷感。凡尼斯選擇躲進廚房,實踐外公的香料哲學,用食物在記憶上加料。外公來訪的期待和對珊美的思念,隨著時間流逝,漸漸埋進凡尼斯心思的底層。


  多年之後,凡尼斯成為知名的天文物理學家,在遠走他鄉的前夕,一通電話又勾起對於「故鄉」伊斯坦堡的思念。凡尼斯知道,分離的時候不要回頭,幸運才會相隨,當他再次面對離別,他該如何抉擇呢?



非常非常棒的電影,有飲食男女的味道,都是講吃的,可是非常有深度,把調味料結合在生活中,而宏觀的去看待,劇本結構很大氣,也讓我們知道希臘和土耳其的一段歷史,畫面都拍得很漂亮,真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子.

觸不到的戀人

◆原  名:Il.Mare / Siworae
◆譯  名:觸不到的戀人
◆導  演:李鉉升 (Hyun-seung Lee)
◆主  演:全知賢
◆類  型:愛情
◆片  長:96 分鐘
◆上  映:2000年
◆國  家:韓國
◆語  言:韓語


IMDb User Rating: 7.6/10 from 4,169 users


◆簡  介:

『il mare』是義大利文的『海洋』

  剛搬來的星賢他為他自己的房屋取了一個義大利文的名字『Il Mare』,意思是『海』。整理房子的時在信箱發現了一封內容很奇怪的信,信上寫著“我是你搬來前的上一個房客,如果有收到我的信…請寄來…”而且這封信寄出的日期是在1999兩年後;而星賢現在的時間是在1997年,星賢就立刻回信給這莫名其妙的人:「我是這房屋的第一個房客,而且今年是1997年,你可能搞錯了,反正我會幫你注意。還有,你是怎麼知道這裏叫『Il Mare』?」

  恩澍是個配音員,她發現了回信的內容之後,她就開始常常寫信到兩年以前的Il Mare……。

  恩澍的男朋友去美國後已很少和恩澍聯絡,後來男友從美國回來,但卻已訂婚了,心碎的恩澍寫信給星賢,拜託星賢到當年恩澍和男友最後見面的那一天,去改變他們的命運;星賢覺得很痛苦,因為他已愛上了恩澍……。



真的是看了美國版的才發現韓國真好看,不論是內容運鏡設計,還是故是題材架構,都是上流的水準,尤其是畫面處理相當漂亮,每個畫面都向明信片一樣,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好電影..

12歲的少年

◎中文 名 12歲的少年
◎片  名 Twelve and Holding
◎年  代 2006
◎國  家 美國
◎類  別 劇情
◎語  言 英語
◎片  長 1:34:40
◎導  演 邁克爾•科斯塔 Michael Cuesta
◎主  演 安娜貝拉•莎拉 Annabella Sciorra .... Carla Chung
      布魯斯•亞特曼 Bruce Altman .... Coach Gilmore
      Jayne Atkinson .... Ashley Carges
      Marcia DeBonis .... Grace Fisher
      Adam LeFevre .... Gabe Artunion
      Mark Linn-Baker .... Mr. Farmer
      Marcella Lowery .... Nurse
      Jodie Markell .... Teacher
      Tom McGowan .... Patrick Fisher
      Jeremy Renner .... Gus Maitland
      萊納斯•羅徹 Linus Roache .... Jim Carges
      托尼•羅伯茨 Tony Roberts .... Doctor
      Terry Urdang .... Soccer Mom #2
      Merritt Wever .... Debbie Poole
      Jesse Camacho .... Leonard Fisher

IMDb User Rating: 7.5/10 from 5,449 users 
★共獲得4提名★


◎簡  介 

在美國的郊區,三個12歲的少年:內向害羞的雅各、早熟的瑪蕾和脆弱的萊昂那多開始了他們自我發現的旅程。在雅各的孿生兄弟的死對他們造成了很大的刺激,他們開始感受到了悲傷與成長……



真是太屌了,知道這樣的一部電影為什麼可以這麼高分了吧,這根本就是恐怖片,誰還敢生小孩啊,12歲的少年,到底是在想什麼,講也講不聽,比任何年紀都有種,嚇死我了啦,讚,好看,以為是一部悶片,真的非常非常精采,襯底音樂配得很恰當,劇本非常出色,一部很不商業,卻可以刻進每個觀眾的心底,很棒的安排,高明的手法,讚讚讚。。

目標

原 名:Lakshya
類 型:戰爭 / 愛情 / 劇情
導 演:Farhan Akhtar
編 劇:Javed Akhtar
主要演員:
Prashant Chianani Sushant Singh
Raj Zutshi Sharad Kapoor
歐姆•普瑞 Om Puri Preity Zinta
赫裏尼克•羅斯漢
Hrithik Roshan Amitabh Bachchan
上映日期: 2004-6-18
國家地區: 印度
發行年代:2004 片長:186
對白語言:北印度語
官方網站:http://www.lakshyathefilm.com/




IMDb User Rating: 7.7/10 from 4,881 users
★共獲得3獎項10提名★


結合印度式的歌舞表現,有點MV,又有點好笑,內容很單純,分數好像太高了,不錯有趣的電影..

狂琴難了

原名:Gloomy Sunday / Gloomy Sunday - Ein Lied von Liebe und Tod
譯名:憂鬱星期天 黑色星期天
導演:洛夫史巴(Rolf Schubel)
演員:艾莉卡瑪洛茲珊(Erika Marozan)史蒂芬洛迪奧尼斯(Stefano Dionisi)
片長:114分鐘
年份:1999
國家:德國.匈牙利 

IMDb User Rating: 7.6/10 from 3,719 users
巴伐利亞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柏林OCIC影展特別成就獎
Coachella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德國文化局最佳劇本獎德國影劇學院最佳劇本
★共獲得7獎項4提名★ 



劇情簡介:

  以薄片肉捲聞名的昆德餐廳,座落於布達佩斯一條幽靜的巷道內,餐廳主人拉西婁雇用安德拉許為駐店鋼琴演奏師,這兩人同時愛上了美麗女助理伊洛娜,但三人間卻能維持一種曖昧的平衡,自從漢斯魏克出現後,便遭到了破壞… 這是一部在滾滾紅塵中,橫跨兩代,關於一女三男的音樂愛情故事。 

本片改編自Nick Barkow的小說,藉由一首實際存在的古典樂曲「愛與死之歌」為骨幹,虛構出一部在大時代洪流中被犧牲的愛情曠世史詩。改編自文學的電影,往往因為影像的重現,會讓觀眾覺得遠不及文字般的令人遐想,但導演本身擅長?#092;用古典藝術音樂與電影語言,將俗濫如通俗劇般的複四角戀愛關係,拍出了在大時代中無力改變現狀的無奈愛情之外,還帶有相當程度的魔幻寫實風格,使得整部電影充滿了各種元素,但又各司其職地增添電影的可看度。 

本片改編自尼克巴可(Nick Barkow)1988年的同名小說,作者尼克的靈感是來自匈牙利的餐管理彈奏這首曲子,但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這首曲子後來居然成為世界知名的「自殺聖曲」,而且這五名自殺者皆選在星期天,當時匈牙利的報紙都有大幅報導,當這首歌第一次發行時就造成轟動,發行商對於聽了這首歌就會有人自殺也覺得很詭異,而作詞者Laszlo Javor他認為這歌詞如果能做成一本詩集,可能就不會造成那麼多人自殺,歌詞內容如下: 憂黯星期天,你的夜已不遠, 與黑影分享我的孤寂, 閉上雙眼,就見孤寂千百度, 我無法成眠,然孤寂穩穩而眠, 告訴天使,別留我於此, 我亦隨你同行, 憂黯星期天, 孤寂星期天,我度過無數, 今日我將行向漫漫長夜, 蠟燭隨即點燃,燭煙燻濕雙眼, 毋需哭泣,吾友。







剛開始看有點恐怖,因為那個自殺聖歌不知道會不會催眠,呵,還好,我們聽不懂德語,整部片子其實沒有刻意處理的很憂鬱,但是劇本故事性很強,很容易把觀眾拉進劇情,融入而不知不覺的憂鬱了起來,整部片子就像一本小說,導演是那個幫忙說故事的人,所以運鏡方面還好,可能劇本太強給搶了,不過這種影展片還是脫離不了,悶,但是這部悶的不錯,很適當的感覺...好看的好片..

冰凍之地

◎ 片  名:冷鈔票 Paha maa (2005) IMDB:0388318
◎ 類  別:劇情
◎ 導  演:阿庫•盧希米斯 Aku Louhimies(《縱情欲海》)
◎ 編  劇:阿庫•盧希米斯 Aku Louhimies, Jari Rantala, Paavo Westerberg
◎ 主  演:Jasper Pääkkönen ....Niko Smolander
      Mikko Leppilampi ....Tuomas Saraste
      Pamela Tola ....Elina Oravisto
      Pertti Sveholm ....Pertti Smolander
      Petteri Summanen ....Antti Arhamo
      Matleena Kuusniemi ....Hannele Arhamo
      Mikko Kouki ....Isto Virtanen
      Sulevi Peltola ....Teuvo Hurskainen
      Samuli Edelmann ....Autokauppias Matikainen
      Saara Pakkasvirta ....Kauppiaan äiti
      Pekka Valkeejärvi ....Kauppias
      Susanna Anteroinen ....Rehtori
      Niklas Hellakoski ....Konsta

◎ 其他中文片名:冷酷異境/冰凍之地
◎ 其他外語片名:Frozen Land (Finland) (Hong Kong: English title) (festival title)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USA)
◎ 時  長:128 min
◎ 地  區:芬蘭
◎ 語  言:芬蘭語
◎ 分  級:瑞典:15 香港:III 英國:18 荷蘭:16 芬蘭:K-15

IMDb User Rating: 7.7/10 2,236 votes
★共獲得17獎項2提名★

得獎:

  鹿特丹影展、卡羅維瓦利影展、莫斯科影展、瑞典哥德堡國際電影節
  盧米斯作品,是描繪芬蘭的憂鬱、失業、酗酒和絕望,是2005年芬蘭最賣座的電影
  2005 第27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評委會特別獎

  2005 28屆瑞典哥德堡國際電影節(Göteborg Film Festival)“北歐電影獎”,最佳攝影獎、最佳影片獎和國際影評家獎之最佳北歐影片獎

◎ 簡  介:

影片通過一連串的迴圈悲劇講述了社會生活中一個“成功者”與一個被“邊緣化者”之間的差別僅一步之遙的故事,呼籲人們要更多地關心他人。

Tuomas是個年輕的電腦駭客,他希望能為社會做些有意義和有用的事。比他還瘋狂的好友Niko,盡情沉浸在毒品和酒精的歡樂世界中。此外,Elina一個20歲左右年輕的激進分子,在大學裏學著歷史和政治。她與Tuomas間維持了一年以上的幸福關係,正計畫著走進婚姻殿堂。不過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在Niko偽造500歐元的帳目後產生。影片的另外情節:Tuomas 和 Elina策劃的襲擊資訊互連網的行動 帶來嚴重後果。

《冰凍之地》是一部強烈、快節奏的和描繪當今芬蘭現實的影片。雖然包含幾個引人注目、悲劇性的事件及大量動作,但同樣溫馨感人。影片採用了插敍結構,故事相互間並不以時間順序相連。






看這部片子,真的得憂鬱症,灰暗到了無生趣的感覺,雖然我現在的心境相當的認同,但也實在是有夠灰。。北歐電影都重口味,製作水準和手法也都相當驚悚。。我個人非常喜歡這部片子的開場:出生在這冰冷的北方大地,如此單純地走向未來。。
然後接著是男主角的提問:
"宇宙有多大?天空的盡頭在哪裡?大海是哪裡來的?為什麼我不開心的時候卻不能尖叫?如果活著好像煉獄一樣,生存的意義是什麼?但是我們必須相信最終一切都會好的,不然,一切都沒有了意義。"
整個故事最後幾乎都是灰色結果,除了男主角奇特的變好,負面效果居多,我很理解導演所要傳述的無奈,但是之於電影,感覺有點危險啦,因為太寫實了。。

我的父親母親

◎片  名 The Road Home
◎年  代 1999
◎國  家 中國
◎類  別 劇情
◎語  言 普通話
◎片  長 01:29:18
◎導  演 張藝謀 (Yimou Zhang)
◎主  演 章子怡 (Ziyi Zhang)
      孫紅雷 (Honglei Sun)


IMDb User Rating: 7.7/10 from 7,752 users
★共獲得15獎項另外5項入圍★


◎簡  介 

  初戀的回憶,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感覺,而當生子的父親已經過世,年邁的母親講述她夢系魂牽的初戀時,生子不但體味到那初戀情愫的淒美動人,甚至還分明讀出對美妙人生的執著追求……

  母親乳名招娣,年輕時是遠近聞名的美人,不僅心靈手巧,而且勇敢地成為十裏八鄉第一個自由戀愛的女孩,她暗戀上生子的父親--一個淳樸幽默的青年教師,她以家傳的青花大碗為記號,給心上人花樣翻新地送最好吃的“派飯”;她通宵達旦織出最豔的“房梁紅”裝點他的教室;為了聽到他的朗朗讀書聲,她不惜繞遠路去擔水;為了引起他的注意,她每天在送學生的路邊等著他。

  終於,招梯的美麗和誠摯打動了青年駱老師的心,他們很浪漫又很傳統地相愛了。一隻塑膠紅髮卡就是他給她的愛情信物,然而,就在心靈剛剛撞擊的那一刻,悲劇降臨了:駱老師莫明其妙被打成右派,招娣特意為他做的晚飯蒸餃子沒吃上,就被帶走了。她瘋了一般,懷揣蒸餃沿路追趕,人摔倒了,蒸餃爛了、青花碗也碎了……

  技藝精湛的鋦碗匠鋦好了青花碗,卻彌合不了姑娘破碎的心靈,招娣決心拖著病弱的身體去遠行尋找初戀情人,瞎媽媽的淚水阻止不了招娣的決心。她瞞珊上路了,卻昏死半途,被路人送回,執拗的招娣掙扎起身還要冒死去尋覓。恰在此時,駱老師意外地來了,她躺在病床上,大滴的淚珠從她美麗而又憔悴的大眼睛中盡情地滾落。

  他再也沒有離開她,兩個人一愛就是四十年,相儒以沫,心心相印。

  丈夫的葬禮後,年邁的招娣在悲慟中又聽到了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那是駱老師自編的“識字歌”——人生在世、要有志氣、讀書識字、多長見識……招娣沿著當年的小路向學校走去。教師裏,她的兒子駱玉生像當年的駱老師一樣,以淳樸、清朗、穿越時空的聲音在教孩子們讀書。頓時,兒子和丈夫的身影在她眼中置化,在她眼前,又出現年輕盈巧的招娣穿著碎花紅襖雀躍在讓她走不完初戀的那一條小路上。










這片最大的成功,除了故事本身非常感人,最強的是襯底音樂作的很美很感人,很到位,過去的愛情故事,單純。真。無私。執著,也許就是舊時代的人,才能夠有這樣的說服力,很棒很棒的故事,很感人,老演員的表現很精采,而張子怡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那是怎麼練的,他跑步的樣子就可以看出那份執著,純樸,強悍的韌性,真的沒話說的演技。

建議所有想走這方面的新人們,都要去把這片子借出來看,真的太棒了。

馬拉松小子

片名:馬拉松
英文名:Marathon
導演: 鄭允哲 Jeong Yun-cheol
主演: 曹承佑(飾 草原)Jo Seung-u
金美淑 (飾 母親)Kim Mi-suk
李基榮(飾演正旭)Lee Gi-yeong
類型:劇情片
片長:117 Mins
上映日期:2005年1月27日
片長:117 分鐘
出品:CINELINE2
發行:SHOWBOX MEDIAPLEX
官方網站:http://www.run2005.co.kr/

IMDb User Rating: 7.9/10 from 1,642 users
★共獲得6獎項★ 


劇情簡介:自閉症患者的故事

由《假如愛有天意》男星曹承佑主演的新片《Running Boy》(馬拉松),在口碑載道下,上映八星期觀眾人數已超過500萬人次。《馬拉松》是繼《JSA安全地帶》、《實尾島》、《太極旗飄揚:生死有情》等影片後,成為歷年來第九齣入場人次逾500萬的電影。

在《馬拉松》這個有笑有淚的故事中,曹承佑飾演患有自閉症的殘疾青年Cho Won,講述他如何跑完馬拉松全程。同時該片亦成為話題,引起各界更加關心自閉症人士。他的演出令人激賞,與片中飾演他母親的Kim Mi Sook及教練Lee Ki Young的合作更是相得益彰,難怪當地的影評人將此片媲美為韓國版《阿甘正傳》及《手足情未了》,是一部令人洋溢著溫情、會心微笑的電影佳作。

製作花絮:河智苑片場故事多多

草原參加馬拉松比賽,並挑戰全程是電影的高潮場面,該部分的拍攝是在春川公共運動場,與朝鮮日報主辦的春川馬拉松大賽同時進行的,這一天足足動員了 6萬名群眾演員。馬拉松比賽通常會吸引眾多的運動員參加,場面熱鬧非凡,若要人為烘托出這樣的氣氛,不知要投入多少人力和物力,製片方靈機一動,決定在真正的馬拉松比賽上拍攝,因此提前4個月就開始與馬拉松賽主辦方接洽,最終得到協助。當天春川國際馬拉松比賽的參賽者大約有2萬4千人,加上前來助威的觀眾,將近6萬人。這“借來”的6萬名群眾演員給劇組節省了幾十億韓元的開支。為了不錯過這次機會,劇組動用了5台攝像機,而且採用了航拍,以期獲得最佳效果。現場的觀眾們可不知道這是電影拍攝現場,還以為曹承佑也來參加比賽,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電影中一半臺詞為曹承佑即興發揮

  拍攝過程中,曹承佑將自己完全地融入到草原這個角色當中,達到渾然忘我的狀態,完全不囿於外部形式,按照草原的模式自然地做出內心和外在的反映。拍攝時,一輛飛機從天上飛過,這可是劇本中沒有的,曹承佑看到後,立刻即興發揮,開始嘟囔“呃,飛機,飛機”,讓一旁看著飛機發愁的同時錄音師松了一口氣。

  在和金美淑拍攝母子兩人的戲份時,當母親說“吃炸醬麵啦”,曹承佑就把每個字斷開,以特有的語調說“吃-炸-醬-面”,恰當地表現出了草原在語言方面的障礙以及性格的純真。

點評:令人無法不感動的傑作

該片以自閉症患者為主人公,講述了一個自我實現和溝通的故事。故事的內容非常簡單,但是由於導演的匠心獨運,這部電影拍攝得非常感人,就像是一顆大號催淚彈,讓每一個看過的人都難以自抑。電影中景物畫面的處理令人印象深刻,從手指間掠過的草葉,傳遞到手掌上的心跳,從眼角拂過的清風,敲打著額頭的雨滴……所有的一切都顯得如此美麗和偉大,讓人深深地為之動容。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對話的反復”。電影中有這樣的臺詞,母親問“草原的腿是?”草原答“值100萬美元的腿”,母親問“草原的身材?”草原回答“超級棒!”,這幾句臺詞在片中反復出現,起初觀眾會笑,第二次出現時觀眾會流淚,再一次出現時觀眾會有所感悟。隨著情節的深入,相同的臺詞和行為產生了不同的意義,引起觀眾不一樣的思考。

  整個影片充滿了大大小小的對立和矛盾,草原之所以能夠堅持馬拉松,是因為有母親的全力支持。但是草原和母親之間的矛盾也是故事的主線之一,草原究竟是因為媽媽的要強而被迫練習,還是完全出於自己喜歡?當草原開始接受知名運動員正旭的指導後,矛盾又增加了一層,此外,草原的母親和草原的父親等親人間也存在著一些對立因素。當草原最終迎著和煦的陽光跑在馬拉松跑道上,成功地跑完全程,和媽媽熱情地擁抱時,所有的對立全部消失,矛盾得到化解,草原得到了這個世界的認可,影片達到了情節的高潮。



爲了做功課,連著看了三部勵志的故事,可惜都是殘障,看了第二次的馬拉松小子,還是被男主角的演技感動,故事內容我個人認為還好,是個真實故事,拍攝運鏡也OK,但因為男主角的表現,太讓人不可思議了,我懷疑他原來就是個自閉兒,不然怎會這麼的像,我曾接觸過這類小孩,所以相當了解,男主角的詮釋太逼真了,真的很不可思議....

沒有女人的國家

◎片   名 Matrubhoomi
◎年   代 2003
◎國   家 印度
◎類   別 劇情
◎語   言 北印度語
◎片   長 92min
◎導   演 Manish Jha
◎主   演 Mukesh Bhatt .... Kachra
Latesh Chaudhari .... Pappu's Bride
Rohitash Gaud .... Pratab
Amin Gazi .... Sukha
Chittaranjan Giri .... Pappu
Imran .... Gay guy Prakash
Jais .... Announcer of Princess
Pinky Rajesh Jais .... Princess Pinky
Pankaj Jha .... Rakesh
Tulip Joshi .... Kalki
Deepak Kumar .... Shailesh
Sanjay Kumar .... Brijesh
Sanjeev Kumar .... Mohan
S. Mahanti .... Porno Operator
Piyush Mishra .... Jagannath Shrivas N
ydu .... Lokesh Mrityunjay
Panchal .... Police Inspector
Umashankar Pancharia .... Niranjan (Bald Guy)
Vinamra Pancharia .... Raghu
Sudhir Pandey .... Ramcharan
Gyan Prakash .... Bride's Father
Farouk Sarkari .... Gajendra
Sushant Singh .... Sooraj Neeraj
Sood .... Gopal Aditya
Srivastava .... Raghu's Uncle


IMDb User Rating: 7.6/10 from 1,082 users 
★共獲得3獎項3項入圍★

◎簡   介

  重男輕女—印度電影《Matrubhoomi》展現出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 印度電影《Matrubhoomi》(《沒有女人的國家》)描述印度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很多偏僻村落出現嚴重女少男多的情況,片中5兄弟共娶1個妻子,被迫輪流在夜間對她施暴。 《沒有女人的國家》,從第一場戲開始就抨擊了印度社會歧視女嬰傳統的恐怖:女主角被抬進產房,她的丈夫在外面焦急地踱步,突然聽到嬰兒啼哭聲,當他聽到“是女孩”時,接過嬰兒,就馬上把她扔進井裏溺死。“明年一定要生個男孩”他喃喃道。濫殺女嬰之風,使現在印度許多鄉村和城鎮裏都匱乏新娘。本片女主角卡爾基到了出嫁年齡,她的父親向男方提出10萬盧布的聘禮,誰知一家大戶出了50萬盧比,讓卡爾基做他膝下5個兒子的老婆。卡爾基嫁過去後,每週除了每天和一個丈夫同寢外,餘下2天還被他們的父親佔有。卡爾基受盡淩辱,還被戴上鐐銬關在穀倉內。後來氏族內部爆發紛爭,女主人公的命運更加悲慘……  當然,這部電影的題材過分誇張,但亦反映出印度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仍存在殺掉女嬰和打掉女胎的現象。

 據統計顯示,印度男性與女性比例的差距不斷擴大,從1961年1,000名男性對941名女性,擴大至2001年1,000名男性對933名女性。 究其底蘊,很多父母自古以來殺掉新出生的女嬰,到現在就發展到孕婦素描知道腹中塊肉是女兒後,便索性打掉胎兒。 選擇打掉女胎並非獨因家境貧窮,即使在首都新德里,經濟條件較佳的家庭一樣不願保留女胎,尤其是家中早已有女兒的。 研究顯示一個家庭的頭兩胎若都是女兒,那麼第3胎的男嬰與女嬰出生比例,竟然變成每1,000名男嬰僅對219名女嬰,可以反映出幾乎有四分之三的女胎被打掉。 印度政府禁止孕婦進行超聲波性別測試,但很多夫婦都花費500盧比(約120人民幣)測試胎兒的性別。一些父母覺得打掉女胎非常划算,不需要在女兒長大出嫁時付出巨額嫁妝。在這個沒有退休金制度的國家,一般夫婦寄望生多一、兩個兒子,來確保年老後有兒子倚靠。










看完真的會很驚訝吧,印度的導演,只要是描述男女地位懸殊的部分,總是可以把我嚇得半死,月亮河也是,那種悲情的淒厲,是從骨子底驚悚上來,太太太誇張的,但卻是他們的社會文化,這~到底是怎樣,不過大陸一胎化似乎也有此傾向,只是方向剛好相反,全村只有一個女的,買了一個媳婦兒子們和爸爸一起用,這到底是怎樣..吼,這劇本具有歐洲病態的驚悚度,應該說更驚悚,因為那不是杜撰想像,而是一個社會現象,寒~~~

愛情拼圖

【中 文 名】如墮愛情霧中 (又名:重建)
【出品年代】2003
【國  家】丹麥
【類  別】愛情 / 劇情
【導  演】克裏斯托夫•波 Christoffer Boe
【主  演】Nikolaj Lie Kaas .... Alex
Maria Bonnevie .... Simone/Aimee
Krister Henriksson .... August Holm
Jens Blegaa .... Waiter
Nicolas Bro .... Leo
David Dencik .... Bartender
Ida Dwinger .... Monica
Helle Fagralid .... Nan Sand
Isabella Miehe-Renard .... Journalist
【影片長度】91 Mins
【對白語言】丹麥/瑞典語

IMDb User Rating: 7.5/10 from 5,505 users
★共獲得12獎項10項入圍★

【內容簡介】

 攝影師阿曆斯在哥本哈根初遇藝術家艾美,就撇下身邊女友西蒙妮。阿曆斯的感情生活一夜變色,翌日連他的世界也改變了,大家都認不出他。選擇所愛,就連身份也得勇於更換。艾美的作家丈夫,苦思冥索的情節組合,竟又跟這段情萬縷千絲。情到癡處,愈虛幻愈傷痛。

導演Christoffer Boe 獲第56屆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導演處女作獎)。

------------------------------------

試想像:一天回家,單位消失了,門也找不著;另一半忘了曾遇上你;老朋友不認得你,更下逐客令;你說「我是你子女」,卻被父親一把推開、視為白撞。如果,這是愛情的代價,你還肯付出多少?

這是丹麥導演Christoffer Boe帶來的思考。Alex初遇Aimee就撇下女友。一夜之間,他的世界徹底改變──沒人認得他。生活不斷重新建構。Aimee不斷認識、戀上、遺忘他。每次碰面,既似初遇,又像重逢。看著看著,連觀眾也搞不清。也許,夢境與真實的界線是模糊的,就像作家刪改情節般反覆交錯。這就是電影玩味之處。

墜入愛河的人,不斷拆毀彼此之間的牆。空間時間溶化,令人目眩。無論愛情還是理想,踏出腳步後,彷彿一切都不再可靠、不再可信,彷彿前面只有未知的困局。

然而,「只要他回頭,便會看見她在等。只要他相信,她的愛便不會變;但他一懷疑,她便消失。」你,願意掙脫安穩的束縛、操控一切的心態嗎?你,還有多大勇氣去擁抱愛情和理想?








這藝術電影,太藝術了,找了影評才知道,原來是醬,不然還真看不懂,看的霧颯颯,導演很擅長用鏡頭表達情境,混亂的畫面組合,超大的大特寫,從頭到尾就繞著一個主題~愛情,阿就是~~人類被愛情搞昏頭,藝術意境太高,看得很辛苦。。。不過俊男美女的組合,還不錯。。

遇人不熟

【原 片 名】Unmei janai hito
【外文別名】A Stranger of Mine
【中 文 名】我的帶衰日記/遇人不熟/煙斗阿折
【出品年代】2005
【首映日期】2005年5月14日
【國  家】日本
【類  別】劇情 / 喜劇 / 愛情
【導  演】內田健次 Kenji Uchida
【主  演】中村靖日 Yasuhi Nakamura .... Takeshi Miyata
      霧島れいか Reika Kirishima .... Maki Kuwata
      Sô Yamanaka .... Yusuke Kanda
      Yuka Itaya .... Ayumi Kurata
      Kisuke Yama****a .... Asai
【影片長度】98 Mins
【對白語言】日語





IMDb User Rating: 7.8/10 from 726 users
★共獲得12獎項1提名★
【內容簡介】

  失竊了的2,000萬現金尤如引子般把五個命運截然不同的人連上,隨著一夜的告終,每件看似無關重要的事情竟然又千絲萬縷的交遇糾纏;導演內田賢治像時間的魔術師般把各人各事拆散抽離、再裝崁重組?玩出比想像更為複雜的時間遊戲,「真相」就只有你能看出!

  以巧妙的情節、時空、剪接五段截然不命的命運而構成出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故事。五個人在一夜之間相遇,因為一筆失竊的2000萬現金,他們紛亂的時間空間重新排列整合成清晰的軸線,真相尤如拼圖般慢慢浮現起來;導演及編劇內田賢治擅用多線敘事將故事層層推進,再加上時空交錯,把故事玩得妙趣橫生,透視一個純情的男人如何看愛情、友情、人情。

  這是一部日本片子的片名,台灣的中文譯名是「我的帶衰日記」。

  據說導演內田賢治 (台灣那邊翻成「內田健次」)是日本最矚目的新星,影片曾入圍今年康城影展「影評人周」,獲法國作家協會「最優秀劇本獎」,德國影評人大獎等,也曾在今年的台灣金馬影展上露過一會臉。

  談這部影片,是因為覺得還蠻有趣的。其實已經看了好一段時間,那天的放映是在早上十點鐘,我準時到達影院,一個人也沒有,後來陸續來了兩個人。全院就我們三個人呆呆地望著銀幕。

  電影描述的是一個詭異的晚上。影片有五個主角,分別是婚禮前發現未婚夫不忠而逃走的真紀;花了畢生積蓄打算與女友阿美同居,對方卻突然人間蒸發的宮田;宮田好友私家偵探神田和虛有其表的黑幫老大淺井。

  故事描述無家可歸的真紀獨自一人在餐廳自艾自怨,遇上一起吃晚飯的宮田與神田,為了讓宮田可以泡到女仔,神田邀請真紀一起晉餐,自己卻中途失蹤。宮田與真紀二人相談甚歡,宮田甚至邀請真紀到自己家中借宿一宵,誰知失蹤女友阿美突然出現……   原來阿美是個女騙子,她從現任男友、黑幫老大淺井手中偷得2000萬現金,藏於宮田家中,宮田卻對此一無所知。然而淺井隻身潛入,看見真紀將錢帶走,他只能將阿美帶走,而神田也因此事被淺井手下所捉……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淺井如此關心這2000萬現金,不但是因為金錢損失,更因為這一綑綑的鈔票只有表面兩張才是真鈔,其他的全是白紙,為了不讓「黑幫老大沒有錢」成為笑柄,他不得不追回所有假鈔!

  影片以段落式進行,先描述真紀與宮田的一夜,然而回帶寫中途出現的阿美、神田及淺井各自的故事,就像一幅拼圖般,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小塊的拼圖,逐漸將整件事完整地呈現於觀眾眼前,而劇中人卻對真相一知半解,於是我們為不同的故事線中,主角們互相擦身而過而惋惜。

  影片以幽默的方式去描述一個其實很悲的故事,片中所有角色都是悲劇人物,卻不時把觀眾都逗笑了。片中的角色也十分可愛,即使是黑幫老大或是女騙子阿美,都讓人無法討厭他們。

  片中的核心人物是宮田,他也是主角中唯一一個不知道有2000萬現金存在的人,其他人都為了這些錢而掉了不少頭髮,真紀更是將錢夾帶私逃,只留下一個假電話,宮田卻仍然期待著與她再次相遇,他也許是這個悲慘故事中最光明的一個形象,也是這個悲慘世界中最後一顆純真的心了。

  夜晚已盡,太陽出來了,新的一天也開始了,故事說到這裡也完結了,最後宮田將會如何?







劇本強,導演優,剪輯棒,超好看,好笑,超高技巧的喜劇手法,不論在配音音樂方面,或是編輯,真的是完美的傑作,這個女主角不是廣末涼子,CAST挑選的很優,非常適當,一定要去找來看,真的,好~~~~好~~~~看~~~~~~~~~~.....五顆星的作品.....

綠光

導 演: 埃裏克 侯麥 Eric Rohmer
主 演: Marie Rivière Amira Chemakhi Sylvie Richez Lisa Hérédia Basile Gervaise Virginie Gervaise René Hernandez Dominique Rivière
時間:98 分鐘
地區:法國
語言:法國

IMDb User Rating: 7.6/10 1,105 votes
★共獲得2獎項★

劇情:

沒有人知道幸福是什麼,侯麥也不例外,但他卻通過《綠光》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尋找幸福的過程,一個迷惘卻堅定的過程,正如影片引用的法國諺語裏說,"時機到來,即是鍾情之時"。這個夏天即將來到的時候,德芬卻剛和一個男子終結了關係,而本來願意與她一同度假的女友也改了主意。儘管仍有許多好心的親友在邀請德芬,但她卻始終悶悶不樂。於是,整個假期,德芬都遊弋在都市、田園、海濱、山地之間,她始終在尋找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感情,或者說,她只是在逃避孤獨。儘管德芬遭遇了一次失敗的戀愛與承諾,但她的信念沒有被任何人情事物改變過。直到影片即將結束,一群老人對綠光的討論,更堅定了德芬的信心。那群老人回憶著凡爾納的作品說--"誰能看到綠光,誰就能得到幸福"。

  《綠光》是描寫期待的最偉大的影片(這也侯麥最偉大的影片)。當德芬獨自迎著鄉間吹過的風,悲從中來、泣不成聲的時候,我們明白那種期待已經是她生命中最深的印痕,我們也不能自已得期望她獲得自己想要的幸福。1954年羅西裏尼曾對於"影評人侯麥"說:"我知道要想達到目的的期待是多麼重要,於是我不描寫目的地,卻描寫期待,然後我驟然收尾。"而在這部影片裏,"導演侯麥"真切的作到了這一點。《綠光》中的幸福完全被濃縮在影片最後的2分鐘內,被釋放於最後德芬那一聲歡呼裏。

劇評:

酸澀的喜劇——評侯麥的《綠光》

文章作者:怯懦就是力量 ----轉自人民書城

很多人都會渴望假期。因為在假期裏,你可以做很多平時想做但卻無法去做的事。你可以到你夢想的國家去旅行,可以拜訪久違的朋友,也可以冷靜地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不管怎樣,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放鬆你自己。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假期。比如,對於一個身處寂寞但卻強烈渴望愛情的人來說,假期也許就並不意味著一種輕鬆,一種愜意。它可能只意味著更多的煎熬。雖然他可以和別人一樣,到沙灘上去漫步,到大海裏去游泳,到大自然中去欣賞美景,但這也許不僅不會減輕,反而會加深他的寂寞和痛苦。因為在這段時間裏,他必須完全地支配他自己。他必須很堅強地去面對一些平時無暇顧及的問題。而這一切,都非他所願意。因此,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裏,一個人內心的脆弱、痛苦和矛盾的掙紮,很容易在不經意間就表露出來。而這,就是《綠光》(Le Rayon Vert),導演埃裏克·羅麥爾(Eric Rohmer)要給我們講述的故事。

德爾菲娜,巴黎的一個普通的女秘書,前不久和男友讓·皮埃爾分手。而此時,恰逢假期到來。而德爾菲娜將如何度過這樣一個沒有男友的假期?誰將陪德爾菲娜度過這個漫長的假期?羅麥爾從這裏切入,開始了他的敍事。德爾菲娜與朋友卡洛琳相約出遊,可是卡洛琳由於某種原因無法履約。而她又不願意打擾在都柏林度假的姐姐一家。女友貝阿特麗絲、瑪努拉、和弗朗索瓦茲看到德爾菲娜失落沮喪的情形,很為她著急。

於是,弗朗索瓦茲邀請德爾菲娜到她在瑟堡的家裏做客。可是,儘管德爾菲娜試圖融入那個和諧的氣氛中去,但她做不到。她同樣無法派遣心中的孤寂。於是,兩天之後,她獨自回到了巴黎。然而,對於巴黎人來說,巴黎可不是一個度假的地方。所以,她又奔向了普拉涅山區。在那裏,有幾個皮埃爾的朋友。可是,那裏帶給德爾菲娜的,無非是傷感的回憶。因此,她不得不再次返回巴黎。這時,她和久違的女友伊列娜在街頭不期而遇。她很慷慨地將自己在比亞裏茲的別墅借給了德爾菲娜。可是,隨著興奮的消逝,德爾菲娜又面臨著不斷襲來的孤寂感。在離海灘不遠處的石堤上,一群人在熱烈地談論著儒勒·凡爾納的小說《綠光》。

他們說道,只要人們有幸見到綠光,就能夠洞悉自己的心靈和和別人的感情。這觸動了德爾菲娜。海灘上,德爾菲娜和瑞典姑娘萊娜相識。可是,萊娜開放的性格和德爾菲娜格格不入,她所能選擇的,只有離開。第二天,德爾菲娜來到火車站,想返回巴黎。在她看書的時候,她發現一個男子正注視著她,而她也被他所吸引。於是,她讓萬桑帶她到聖讓德呂茲。在那裏,她和他開始談心,她談到了對於男人和愛情的看法,談到了她的希望和苦惱。德爾菲娜讓他陪她一起去看日落,直到看到日落時那一刹那綠光的出現。

整個影片的情節和結構都極為簡單,幾乎是按照日記的格式,逐日地記下德爾菲娜假期的經歷。然而,這一平淡無奇的經歷,卻細緻地展現了影片中唯一的主人公--德爾菲娜在假期中獨特的心理狀態。在這部影片中,羅麥爾基本上放棄了他在其他影片中的精妙的巧合的設置,放棄了對語言的過於精細的推敲。然而,正是這兩個放棄,使人們更加關注於這個故事本身,更加關注於這個故事提出的疑問。這恰是羅麥爾的良苦用心。因為,這個故事離我們是那樣的近,以至於我們不得不思考羅麥爾的提問:

如何對待自己的情感?

弗朗索瓦茲的回答是:參加團體,重新認識自己,瞭解他人。在交往中尋找到自己所愛的人。弗朗索瓦茲正是這麼做的,她是積極的。然而,這種積極,卻建立在一種消極的基礎上。雖然沒有很明顯的意識,但她不相信有所謂純粹的愛情。至少,她關於愛的觀念和德爾菲娜完全不同。因此,她的方法不適用於德爾菲娜。德爾菲娜只有離開。

萊娜則更為徹底。她的愛情觀是遊戲式的。因為她很明白自己並不在追求愛情。她對男女之間的關係抱無所謂的態度,她只是認為,"玩紙牌遊戲,手裏必須先有牌。"她對德爾菲娜說,"我其實也不信能找得到,但你要去感覺。"在她看到德爾菲娜心事重重的時候,她引來兩個青年男子,想告訴德爾菲娜應該怎樣做。她和那兩個男子盡情調笑,這不僅沒能使德爾菲娜有所放鬆,反而增加了她的反感。她同樣選擇了離開。

那麼,德爾菲娜的態度是什麼?她的態度才是羅麥爾真正想要讓我們思考的。

從表面上看,德爾菲娜對於愛情的態度很消極。她不尋找,她只是等待。然而,這種消極,卻正出於一種積極,一種更為深刻的信念。因為她相信有真正的,也就是純粹的愛情存在。在她看來,苦苦追來的東西不是愛。她相信自然而然的東西,相信偶然。這和德爾菲娜的生活態度有關。在瑟堡,德爾菲娜和弗朗索瓦茲的家人飯桌上的談話,很容易看出她的想法。在大家都吃肉的情況下,德爾菲娜選擇吃素食。

因為對她來說,吃肉與血和暴力有關。而德爾菲娜同樣不吃花,因為它們"像詩像畫一樣",應該用來觀賞而非食用。德爾菲娜是博愛且唯美的。而這種態度,使得她看待世界的時候,保持了一種純真和好奇。

保持了一種對於美好的敬畏。對於美好的東西,如果不能使它變得更好,那就讓它按原來的樣子呈現在那裏。這裏,多少包含了一點宗教的意味。在街上德爾菲娜無意間發現的一張黑桃Q,後來又再次出現。她認為這能給她帶來希望。這也許是羅麥爾在這部影片中唯一的巧合,它反映了一種神秘。而對神秘的信仰,反映到德爾菲娜的愛情觀上,就是期待一次偶然的撞見,一種無須尋找的幸運降臨。

德爾菲娜的不尋找,來自於她對愛情的更為深刻和強烈的渴望。在影片的結尾,她和萬桑到了聖讓德呂茲。在那裏,她和萬桑談了她對於愛情的看法。"很多人追求我,但我知道他們要的是什麼……那不是愛。""我要的不是表面的東西。"德爾菲娜想要的,不是一種已經麻木成習慣的萊娜式的愛情,而是始終保持著鮮活生命力的純粹的愛情。

那麼,這種純粹的愛情,羅麥爾是贊同還是反對呢?影片本身並沒有告訴我們明確的答案。也許我們可以從影片外面尋找。作為《喜劇與格言》系列的第五部,《綠光》是個喜劇,因為影片的末尾,可以認為德爾菲娜找到了她的愛情。或者說,反映了羅麥爾的一種希望。但是,如果拋開這種過於簡單化的思考,直接從文本中尋找,我們還是能從影片中讀出羅麥爾的懷疑,《綠光》又不是一出喜劇,至少這是一部帶了悲劇意味的酸澀的喜劇。

德爾菲娜最後得到她的愛了嗎?萬桑對於她的感情,真的與其他男人對她的感情不同嗎?她最後的那段感情流露是真實的嗎?愛情,竟會眷顧那些等待的人麼?

這一連串的疑問,其實只是一個:純粹的愛情如何可能?這個康得式的提問,在影片中被不斷地顛覆和重建著。而這種顛覆和重建所構成的二元張力,恰恰是故事最為動人之處。

純粹的愛情如何可能,在這個影片中,可以被這樣一種問法所替換,那就是:德爾菲娜所追求的,是否如她自己所想的,是一種純粹的愛情?於是,這樣一個疑問就有了意味:德爾菲娜的不尋找,是來自於她對於愛的深切渴望,還是來自於她對於愛情失敗的恐懼,抑或是兩者兼而有之?

德爾菲娜對萬桑說,等待總比夢想被摧毀要好。這句話,我們可以做兩種解釋。是因為夢想美好,所以不要摧毀它,於是等待呢?還是因為夢想被摧毀過,因為怕這一切重新再來,所以等待呢?德爾菲娜戀愛過,而且她曾深深地愛著皮埃爾,她因為分手感到傷痛。因此,這句話用後一種解釋似乎更合理些。因此,德爾菲娜對於愛情的期待,是摻雜著對愛情失敗的恐懼的。而這一種愛,還是一種純粹的愛麼?德爾菲娜渴望一種與眾不同的男子在她身邊出現。而萬桑與眾不同麼?最少,從萬桑急切地邀請德爾菲娜和她在一起這一點來看,和其他男人並沒有太多的不同。而德爾菲娜的不置可否,也可看作是她對自己的懷疑。

我們只有繼續追問:德爾菲娜還愛著皮埃爾麼?這個問題的答案,無論是什麼,都將導致一個兩難。如果愛,那麼德爾菲娜最後對萬桑的話,就不過是謊言和自我安慰,雖然她也許無心;而如果不愛,那麼,德爾菲娜的幾次哭泣,又是出於什麼理由呢?僅僅因為暫時沒有找到心愛之人麼?那無疑會削弱思考的嚴肅意味。讓我們循著鏡頭來尋找答案。

有這樣一個細節:當小女孩維尼莎好奇地問德爾菲娜是否也有男友的時候,她回答說,"有的,我有幾個男朋友,我的男朋友常換。"德爾菲娜已經和男朋友分手,是什麼使德爾菲娜作出這種有悖事實的回答?

什麼觸動了她?我們可以給出的一個符合邏輯的解釋是:德爾菲娜不能從失戀的痛苦中擺脫出來。而她的自尊又不允許她表現出來,因此,面對維尼莎天真的發問,德爾菲娜下意識地說了謊。

另一個細節:當德爾菲娜和皮埃爾約定,到他在普拉涅山區的住處住幾天。但後來,到了普拉涅山區後,德爾菲娜又改變了決定,她沒有向皮埃爾的朋友保羅那裏拿房間的鑰匙,而是直接返回了巴黎。德爾菲娜為什麼要想到普拉涅山區去,而到了以後為什麼又要離開?可以解釋為,德爾菲娜想要擺脫皮埃爾的陰影,重新成為屬於自己的人。

再看一個細節:德爾菲娜的最後一次哭泣。在影片的末尾,德爾菲娜和萬桑坐在一起,焦急地等待綠光的出現。當綠光出現的那一刹那,德爾菲娜哭了。是因為最終得到了愛情喜極而泣,還是因為洞見自己的內心而感到悲傷?在那一刻,她想到了什麼?這其中,有沒有對於自己過往戀情的追憶呢?

而如果,我們認為德爾菲娜還深愛著皮埃爾,那麼這些細節同樣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因為愛,所以不願承認分手的現實;因為愛,所以要去那個有過美好回憶的地方;因為愛,怕被愛傷害,所以要離開;也因為愛,所以通過綠光來感悟舊有戀情的失去,以作為一種紀念。萬桑,不過是德爾菲娜的一個傾訴物件而已。而這個物件,是否為萬桑,其實並無所謂。

這種解釋,無疑是隱含在文本《綠光》中的自我顛覆的因素。而從這個文本中,我們還可以不斷地讀出重複出現的兩個關鍵字:離開和回歸。影片就是在德爾菲娜不斷地離開和回歸中完成敍事的。從影片的表層看,德爾菲娜不斷地從巴黎到外省,又不斷地從外省回到巴黎,這是一種空間上的離開與回歸。而以人物為定點來看,不斷離開和回歸的,不僅是巴黎,也可以看成是德爾菲娜的內心。而愛情,則產生於一種對於自我內心離開和回歸的焦灼狀態。這種融合了期望與畏懼的焦慮感貫穿在整個影片中,使故事產生了難以捉摸的意味。

純粹的愛情是否可能,羅麥爾還通過其他的方式表示了懷疑。那就是影片的片名:《綠光》。雖然從影片中人物所說的,綠光可以使人洞見他人的感情和自己的內心,它代表了一種希望。但同時,綠光本身的特性又顛覆了這一個美好的設想。其一,綠光很罕見,它出現的頻率很低。如果它還代表一種可能,一種希望,那也是一種難得的微茫的希望。其二,綠光出現的時間很短。因此,即使代表了希望,也不過是一種轉瞬即逝的希望。因為它的出現,僅僅在日落的那一刹那。這種美麗但卻短暫的希望,在這部影片中,很難不使人聯想到它和德爾菲娜的愛情的關係。是喜劇,還是悲劇;是希望,還是絕望?

影片結束的時候,德爾菲娜的假期還沒有結束。這是羅麥爾的又一匠心所在。它給我們留下了更多的遐想。到底德爾菲娜和萬桑的未來會怎樣?是繼續,還是就此結束?正如我們無法預測綠光將在何時、何處出現,我們也永遠無法預測德爾菲娜的未來,無法預測羅麥爾。一切好像都有了答案,但一切都還沒有答案。也許,羅麥爾只是通過《綠光》,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情感的、而非符合邏輯的故事;那麼,本文又一次證實了對一個文本進行自認為符合邏輯的唯一的解釋,無非是一個一廂情願的設想。



這部電影,感覺影評人都很喜歡,可是之於看電影的人,恐怕要先了解你將會去看到什麼,我就不喜歡這部電影,很悶無聊,還有點無病呻吟的感覺。。就性格部分,這女主角描述出許多女生的性格"過程",但不是根本,把過程放大變成性格是有很大差別的,放大了矛盾的部份,令人不耐煩,而屢屢在這種不耐煩的病態性格中找麻煩,確實是每個戀愛男女在出現愛情膠著時會產生的反應,但不是無情人的情況下這麼自虐,不知道啦,我的認知是這樣。。

這部片我認為真正的重點就在後面綠光即將產生時,那個反應,可是導演卻沒處理好,兩邊光色差這麼多,女主角的天空是光亮的在看昏暗的夕陽,這是很大的瑕疵,竟然沒人發現。。我不喜歡這部電影啦。。只是描述一種狀況卻沒有提出建設性的答案,強烈浪費時間感。。







獵犬

◎片  名 Shooting Dogs
◎年  代 2005
◎國  家 英國
◎類  別 劇情
◎語  言 英語
◎片  長  95 min
◎導  演  邁克爾•卡頓-鐘斯 Michael Caton-Jones
◎主  演 約翰•赫特 John Hurt .... Christopher
休•丹西 Hugh Dancy .... Joe
Connor Dominique Horwitz .... Capitaine
Charles Delon Steve Toussaint .... Roland
Claire-Hope Ashley .... Marie
Susan Nalwoga .... Edda

IMDb User Rating:7.6/10 from 6,405 users
★共獲得1獎項3項入圍★ 


◎簡  介

在春天後一百天, 一百萬盧旺達難民在massacred 遇到由他 們的頭領Hutu 帶領一群士兵,並遭到屠殺,使一個非洲小國瞬間變成地獄。野 蠻是在想像力之外。聯合國維和士兵是在那裏觀看。觀看但不行動。一個英國的教士和他的年輕隨從目睹這一幕,一時間他們的信念, 他們的勇氣和心理極限受到極大的衝擊, 最後, 他們被迫做出選擇,要麼留下來要麼與難民一起跑。










頭一次看電影,真的大哭出來,就在聯合國軍隊撤退,難民營中一位知識份子代表大家唸出聲明"我們住在這裡這麼,大家儼然已成一家人,像是兄弟姊妹父母子女,懇請軍隊將我們全部射殺,免遭圖西人亂刀砍死之恐懼及痛苦,被槍射殺比較不痛"

為什麼人類的種族問題可以製造這麼多糾紛,這部片子讓人看得心很酸很痛,太入戲,沒注意到鏡頭,只知道很好看.

找一些資料,來了解盧旺達廝殺..

白人殖民者以圖西人膚色較白,平均身高較高為由,讓占人口少數的圖西人(約15-18%) 統治占人口多數(約85%) 的胡圖人,因而埋下日後種族屠殺的遠因。 1962年獨立後,政府也未妥善處理種族問題。在20多年的时间里,盧旺達政府一直对图西族实行种族歧视政策。

生命的舞動

◎片  名 Inside I'm Dancing
◎中文 名 我在室內跳舞
◎年  代 2004
◎國  家 英國 愛爾蘭
◎類  別 劇情
◎語  言 英語
◎片  長 100 Min
◎導  演 Damien O'Donnell
◎主  演 布蘭達•弗裏克 Brenda Fricker .... Eileen
      羅莫拉•蓋瑞 Romola Garai .... Siobhan
      Tom Hickey .... Con O'Shea
      Alan King ....
      James McAvoy .... Rory O'Shea
      Ruth McCabe .... Annie
      傑勒德•邁克索利 Gerard McSorley .... Fergus Connolly
      Pat Shortt ....
      Stanley Townsend ....
      Ofo Uhiara ....
      Steven Robertson .... Michael Connolly
      Adam Fergus ....
      
IMDb User Rating: 7.7/10 from 7,388 users
★共獲得4獎項8項入圍★


◎簡  介 

Michael,一個24歲的年輕人因為從小就患有大腦性麻痹而全身癱瘓,長期居住在專門收容殘疾人士的 Carrigmore康復中心。這家機構由強大的Eileen經營。自從與眾不同的Rory O'Shea住進Carrigmore中心後,Michael的生活發生了改變。最使Michael驚訝的是,Rory的全身雖然出了右手能夠活動,其他部分都處於癱瘓狀態,但是她思維敏捷,竟然能夠理解Michael形同天書般的話語。同時,Rory充滿活力同時又反叛的性格在Michael的內心深處燃起了火焰,引領他進入Carrigmore中心以外的精彩世界。







描述腦性麻痹的年輕人的故事,很棒的題材,重點在於年輕人的心理,還有鼓勵,兩個男演員表現的很棒,又帥,雖然是比較灰色的話題,卻也顯出陽光的一面,很有意義的劇本..

哭泣的草原

英文名稱:Trilogy The Weeping Meadow / Trilogia I: To Livadi pou dakryzei
別名:三部曲之哭泣的綠地
發行時間:2004年
電影導演:Theo Angelopoulos
電影演員:Giorgos Armenis
     Vassilis Kolovos
     Michael Yannatos
     Eva Kotamanidou
     Toula Stathopoulou
     Aliki Kamineli
     Thalia Argiriou
     Alexandra Aidini
地區:法國,義大利,希臘
語言:希臘語

【片名】Trilogy The Weeping Meadow
【譯名】哭泣的草原/三部曲之哭泣的綠地
【年代】2004
【國家】法國/義大利/希臘
【片長】162Mins
【類別】劇情 / 愛情
【語言】希臘語
【導演】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Theo Angelopoulos
【主演】亞歷山卓•阿第尼 Alexandra Aidini .... Eleni
    尼克斯•派桑尼蒂 Nikos Poursadinis .... The young man/Alexis
    Giorgos Armenis .... Nikos, the violon player
    Vassilis Kolovos .... Spyros
    Toula Stathopoulou .... The woman at the bar
    Thalia Argiriou .... Danae
    Grigoris Evangelatos .... Le professeur

IMDb User Rating: 7.8/10 from 2,490 users
★共獲得2獎項5項入圍★


【簡介】

  本片是總長七個小時的三部曲首部,講述了一對希臘流亡夫妻的坎坷歷程,從1919年蘇聯內戰期間,到從烏克蘭的Odessa回國定居、至1949年希臘內戰結束,這對夫妻經歷了半個世紀的動亂。先是在俄國革命時被趕離家鄉,接著又被掛上政治犯遭受迫害,他們不斷地逃離,度過了顛沛流離的一生。已接近70歲的西奧•安哲羅普洛斯是希臘國寶級電影大師,他曾執導了感人之作《永恆的一日》(Eternity and a day)奪得1998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西奧•安哲羅普洛斯的影片無一例外,都具有感傷詩意的風格,表現出大師涵蓋生活的凝練的功力和特殊的詩性藝術境界。本片的兩位主演都剛剛從演藝學校畢業,另外,拍攝資金有一半以上靠希臘電影中心支助。

《希臘三部曲》是希臘大師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的最新作品,也是安哲立足於21世紀,回顧2 0世紀滄桑希臘的系列電影。全部電影將分成三個獨立的故事進行,時代背景則從20世紀初跨越至21世紀,訴說著希臘百年來的滄桑近代史和人民顛沛流離的命運。

希臘大師安哲羅普洛斯原本在他以《 永遠的一天 》(Eternity and a day)奪下1998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時,就因太過勞累而曾興起了不再拍片的念頭。直到四年後,他意外讀到了《希臘三部曲》(Trilogy)的企劃案時,他的創作 靈 感不斷湧現。在大受劇本感動之餘,欣喜若狂的他於是改變了初衷,決定投身拍攝《希臘三部曲》作為他一生跨越文學、哲學和電影不同藝術領域所有成就的總結。由於《希臘三部曲》全部製作預算高達台幣十億元,除了泰半資金來自希臘電影中心和希臘奧林匹克文化中心的支援外,其餘資金幾乎集結了全歐洲包括法國、德國、義大利…等各方包辦,足見安哲羅普洛斯在歐洲的超強人氣與號召力。

《希臘三部曲》將分成三個獨立的故事進行。第一部電影《希臘首部曲:悲傷草原》(The Weeping Meadow) ,故事取材自希臘 神話 【Oedipus Rex and Seven against Thebes】,是關於一個女人的命運和她的愛情悲劇。全片都在希臘拍攝,所發生的年代背景則開始於1919年俄國內戰奧德薩紅軍的入侵,再穿越過兩次 世界大戰 期間的義軍、德軍入侵,最後結束於1949年希臘自身的內戰。電影劇情則以一對年輕音樂家夫妻相愛與分離的多舛命運為主軸,帶出一首人生、愛情與親情的絕美交響詩。電影中女主角艾蓮妮(Eleni)的美夢結束于死去的丈夫于1945年時從南太平洋戰場寄來的最後一封信:"…夢見你彎下身來,伸手觸碰這片濕漉草地。當你抬起手時,幾顆露珠…竟如淚光般地落下…"。

三部電影總長將接近九小時的《希臘三部曲》,不但將創下希臘電影史上拍攝資金最钜的紀錄,也為希臘百年來的近代史和電影史,作了一次最極致輝煌的完美結合。第二部的《希臘二部曲:希望之翼》(The Third Wing)決定在俄羅斯、東歐及義大利等地取景,目前已進入籌備階段;而最後的《希臘三部曲:永歸來》(The Eternal Return)則將選在北美拍攝。

《故事大綱》
1921年,一名美麗女子艾蓮妮為躲避俄國紅軍內戰,跟隨一群希臘移民逃回了希臘…。艾蓮妮愛上一名年輕音樂家,不料這位音樂家的父親卻想將艾蓮妮據為己有;這對小情人只好連夜倉皇逃到希臘的帖撒羅尼迦,卻就此開始了他們30年的飄泊生涯…。

艾蓮妮的先生以演奏手風琴維持生活,但他對人生和音樂充滿著熱情,一心希望能先赴美國完成音樂夢想,進而將他心愛的妻兒接去團聚。在艾蓮妮的依依不捨的祝福下,他於是隻身去了那個令他覺得充滿 希望的國度,艾蓮妮則留下來撫育兩個年幼的雙胞胎男孩。 不幸的是,兩次 世界大戰 開始蹂躪希臘,可憐的艾蓮妮被當成罪犯關進了監獄。鐵窗歲月間僅知更換了許多不同軍隊的管治,她心愛的丈夫和 孩子 們卻都音訊盡失。

多年後,滿心期待全家能重新聚首的艾蓮妮終於被釋放了。當她費盡千辛萬苦找到她的 孩子 時,卻發現才剛長大的兩個雙胞胎男孩竟在接踵而至的希臘內戰中,分派屬兩方敵對的陣營,互戰而死…。 青春已被烽火歲月耗盡的艾蓮妮,傷心欲絕下僅存的一絲希望,就是丈夫的儘快歸來…。

《導演介紹》
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是希臘最偉大的導演,1935年4月他出生于雅典的一個小康家庭。安哲在雅典大學畢業拿到法律學位後,他進入了巴黎的高等電影學院就讀,但因為與教授意見不合而輟學。1964到1967年間,安哲回車希臘為當地知名報紙撰寫影評,並於1965年開始正式拍攝他的第一部作品《福爾曼故事》(Formix story),敍述一個流行音樂團體的故事。這部電影雖然因為他與製作人之間意見紛歧而未完成,但卻成為他導演生涯的起點,並一步步地邁向高峰。安哲之後成為「希臘新電影」最具代表性的導演,作品並不算多的他,卻在全世界各大影展中接連奪下了許多大獎。

安哲是政治犯的兒子,童年時期幾乎不記得父親的面貌,他甚至曾陪著母親一邊垂淚,一邊在墳場中翻找父親的屍體(他甚至將此經驗拍攝在《希臘首部曲:悲傷草原》(The Weeping Meadow)中)。家國的動 亂 ,人民的悲情,他比一般人有更早慧,也有更深沈的體悟。安哲擅用長鏡頭遠拍希臘的山河歲月和癡情男女額頭上的年輪刻痕,鏡頭在在傳達著他對亂世的悲憫和紅塵的歎喂。而每段美麗至極的畫面裏,也總是適時浮現出他的知音-希臘名電影編曲家卡蘭德若(Eleni Karaindrou)的動人音樂,讓鐵石心腸的人也不禁會淚濕衣衫。安哲對電影的掌控非常爐火純青,他絕不容絲毫失控或敗筆,作品每每令人摒息。除了電影之外,安哲對於文學和詩也有很高的造詣,希臘能出現了這麼一位融合詩與哲學於電影作品中的導演,確實是件絕美之事!

安哲在2002年時,決定投身拍攝史詩電影《希臘三部曲》(Trilogy)作為他一生跨越文學、哲學和電影不同藝術領域所有成就的總結。第一部電影《希臘首部曲:悲傷草原》現正在全世界如火如荼地上映中。目前的安哲正在籌拍《希臘二部曲:希望之翼》(The Third Wing)。

《演員介紹》

希臘女星雅麗珊卓艾汀妮《希臘首部曲》中展現清麗氣質

年24歲的希臘女星雅麗珊卓艾汀妮(Alexandra Aidini)出生於羅馬,畢業于雅典。目前仍是學生。艾汀妮以她獨特的氣質,深獲了希臘電影大師安哲羅普洛斯(Angelopoulos)的賞識,獲得了演出《希臘首部曲:悲傷草原》女主角艾蓮妮的機會。她在片中從年輕演到中年,也從小女孩演到成熟婦人,她在戰火中被恩人救出,愛上了恩人的兒子,恩人卻想將她據為己有。她雖與情人如願私奔,卻也開始歷經了戰火的摧殘和世事的滄桑,從清純的女孩、戀愛中的女人、傷心遇絕的母親…到失去最愛的婦人,她一生的悲慘遭遇讓人無語問蒼天。艾汀妮在電影《希臘首部曲:悲傷草原》中幾乎從頭演到尾,有著十分吃重且精彩的演出。

希臘男星尼可斯保山尼狄斯《希臘首部曲》 亂 世浮生, 浮生若夢

現年22歲的希臘男星尼可斯保山尼狄斯(Nikos Poursanidis)出生于雅典。2003年,安哲羅普洛斯在他學校裏選擇了他當【希臘首部曲-悲傷草原】男主角,主要看上他特有的藝術家氣質。保山尼狄斯在片中飾演一名手風琴音樂家,傾其一生追逐他的愛情與理想,卻因戰火無情毀掉了他原本寄望的美好天倫和大好前途。 亂 世浮生, 浮生若夢 ,成為他一生的寫照。保山尼狄斯精准演出了一名有志難伸的抑鬱手風琴家,每場戲都令人動容。

希臘影帝吉歐格亞曼尼斯《希臘首部曲》萬般 豪情 化成灰燼!

希臘影帝吉歐格亞曼尼斯(Giorgos Armenis)是男主角尼可斯保山尼狄斯的老師。他是一位名演員,也是一位名作家,更是一個名導演,他同時並在希臘戲劇學院裏任教。亞曼尼斯此次應多年好友安哲羅普洛斯之邀,演出《希臘首部曲:悲傷草原》男主角恩師一角,他才藝橫溢卻因為被通緝為政治犯而成為流浪藝人,一身傲骨使他絕不演奏給不懂他的餐廳裏的 飲食男女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行事風格卻使他更顯孤獨。他賞識、挖掘了男主角成為名手風琴家,鼓勵、羡慕他能去美國發展音樂人生時,卻不料戰火所及無人倖免,人生縱有萬般 豪情 亦成灰燼!影帝吉歐格亞曼尼斯在片中的演出之精彩,不言可喻!

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已經幾年不見他的作品出現。這次在台中可以免費看他一系列的片子,實在驚喜。

七八年前,在金馬影展上,第一次認識了安哲羅普洛斯,《養蜂人》、《霧中風景》這兩片,電影中,導演用詩般的敍事描述他眼中的希臘,那介於『真實』與『想像』間的微妙。

你在水邊慟哭,低吟著悲歌苦調。
海岸邊的悲哭海豚,也不如你淒涼;
灰藍海面上的海鳥呻吟,也沒有你悲涼。
                  ─希臘詩人莫斯秋思

這次安哲羅普洛斯與伊蓮妮 克卓蘭(Eleni Karaindrou)又將帶給我們什麼樣的人生風景呢?等候生命的通知。

劇情大綱

1921年,一名美麗女子艾蓮妮為躲避俄國紅軍內戰,跟隨一群希臘移民逃回了希臘,艾蓮妮愛上一名年輕音樂家,不料這位音樂家的父親卻想將艾蓮妮據為己有;這對小情人只好連夜倉皇逃到希臘的帖撒羅尼迦,卻就此開始了他們30年的漂泊生涯…。

不幸的是,兩次世界大戰開始蹂躪希臘,可憐的艾蓮妮被當成罪犯關進了監獄。

鐵窗歲月間僅知更換了許多不同軍隊的管制,她心愛的丈夫和孩子們卻都音訊盡失。

多年後,滿心期待全家能重新聚首的艾蓮妮終於被釋放了。

當她費盡千辛萬苦找到她的孩子時,卻發現才剛長大的兩個雙胞胎男孩竟在接踵而至的希臘內戰中,分派屬兩方敵對的陣營,互戰而死…。

青春已被烽火歲月耗盡的艾蓮妮,傷心欲絕下僅存的一絲希望,就是丈夫的儘快歸來…。

[藍祖蔚的電影筆記]
http://blog.yam.com/tonyblue/article/88472

今年的臺北很南歐,巴爾幹半島上兩位重要的作曲家將相繼來臺灣演出,六月份,是戈蘭 布列高維奇(克),十月份則是希臘的卡蘭德若,喜歡電影音樂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了與大師面對面的機會。

希臘國土有三分之二都是山地丘陵,地理的起伏 線,反應在飽經動盪戰亂的男女身上,就像額頭上那一道道時空的深切刻痕。

艾蓮妮 卡蘭德若(ELENI KARAINDROU)在希臘中部盧梅裏山區中(Roumeli region of central Greece),,對外交通很不方便的泰吉歐村莊Teichio中出生成長,她的童年就被大自然的天籟所包圍,她記憶裏有:「風的高亢卑柔,雨打在石板屋頂,再汩汨奔流,還有雪的靜音。」

希臘人到底有多愛唱歌,我們很難查考,世人都說希臘戲劇是世界戲劇的源頭,而希臘戲劇,不論是悲劇或喜劇,都有一組「合唱團」角色,以歌聲、朗誦及舞蹈串連劇情。

所以即使偏遠如泰吉歐村莊,每逢節慶時,村莊父老自然會吹奏起笛蕭同樂,輕揚的音樂聲一個山谷接一個山谷迴響著。

玉米收成的季節裏,農村婦人徹底趕摘玉米,廣場上,婦人手忙著摘剝玉米,嘴上則是以高頻的嗓音唱著疊詞多音的地方歌謠;卡蘭德若就和其他的小孩子們一起躺在廣場上,聽著媽媽們的歌,數著天上的星星。教堂裏經常頌唱著拜占庭風味的聖詩,祭司帶頭吟誦,男聲持續相和。

八歲那年,卡蘭德若舉家搬到了雅典,她才開始發現世界上有汽車、有電,有收音機,還有電影和鋼琴。更巧的是,她的新家旁邊就是一家露天電影院,不必出門,站在窗臺邊,她就可以一部電影接著一部看,只是比別人更方便的是,別人只是看著電影,她卻可以邊看電影,邊彈著琴,就在電影和鋼琴之間,她不但找到了生命中真正可以燃燒的激情,也看到命運之神的巧妙安排。

天生有音樂細胞的卡蘭德若,頭一回坐上琴椅,就可以在琴鍵上自在地即興創作,她雖然在雅典的希臘音樂學校學了十四年的鋼琴和音樂理論,但是在作曲方面卻是無師自通,渾然天成的。學生時代,她就寫過不少流行歌曲,「因為旋律很自然就會找上我來」,但是她並沒有因此投身商業世界。

一九六七年,希臘軍人奪權成功,卡蘭德若被迫帶著兒子移居到巴黎,在法國政府的獎助下,她開始研究民族音樂學,也因為知識的積累,對於童年的音樂印像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同樣地,在巴黎的時刻,她也開始接觸吸收爵士樂的精華,不論是地方民謠或是爵士樂,同樣都帶給了嫺熟古典音樂的卡蘭德若新鮮的引領和刺激。

重回雅典之後,她在ORA文化中心創設了傳統樂器工作坊,也在第三電臺負責民族音樂部門,從此她開始大量地創作樂曲,她形容自己的創作是:「我認識了自己的世界,我靠著自己的感受去創作樂曲,拋開了定型的意識形態和成見。」

不少現代劇場的劇作家請她譜寫音樂,但是她也試著古典喜劇大師亞裏士多芬尼的新編劇作作曲,她本來就有歷史和考古學的碩士學位,後來又研究了民族音樂學,再加上電臺的工作,投身於古典器樂和口語歌謠的保存和研究其實是相當自然的轉變,她在自己的作品裏經常使用一種類似揚琴的山多利琴和木蕭做主樂器,其實就反應著希臘的音樂傳統。

不過,她對於古典器樂的使用是別具隻眼,她希望以非傳統方式來使用傳統樂器,「山多利琴可以取代鋼琴,鋼琴也可以取代山多利琴。我不會把自己的概念和民俗音樂雜混一起,古典樂器的樂聲在我腦中響了一輩子,它們的色彩和聲音是值得表現的,我想像些什麼,我就用樂聲來畫下來,做為一位作曲家,和做一位古典器樂的愛好者,是兩股不同的脈流,有一回,我試著想把他們合而為一,我遇見了一位天才型的吉普賽笛子即興演奏高手,我想把他帶到我的音樂裏面,花了四天四夜時間,他怎麼也吹不好我寫的曲子,我懊惱極了,好像把一隻美麗的小鳥關進了鳥籠之中,他吹自己的曲子是多麼的優美自在,我就告訴自己:『下次,再不犯再這種錯了。』」class="MsoPlainText">

1977年,她第一次聽到挪威薩克斯風手楊 賈巴厘克灌錄的唱片「所在」,突然就有一股非常熟悉的感覺,「好像有一種很貼近,很貼近我的國家的感覺。有很厚鬱的巴爾幹風味,後來,等到我替電影『養蜂人』譜寫音樂的時候,我就知道只有楊能夠吹出這種色彩。」她曾自稱是精神上四海為家的人,因為各種動聽的音樂都能引起她的共鳴。

1979年,她替導演克利斯多菲的電影「流浪」創作了電影音樂,一開始,她並不確定自己的音樂是不是補強了電影的音樂震撼和創作完整,但是克裏斯多菲是位知名詩人,他的電影就極富詩意,他強調「自己的回憶和影像創作基本上就是被音樂的慢板旋律給統制的」,她則是順著故事題材和攝影鏡位的移動,憑著直覺來做曲,等到影片完成之後,她才發現自己和電影的互動關係是一種非常個人化的接觸方式。「那是個新的開始,『流浪』帶領我進入了一個新世界,合作過的導演都給我極大的自由,他們的影像也誘導著我激發出內心最深的感覺。」

卡蘭德若也替導演桑卓普洛斯(Xanthopoulos)的《同志,返鄉快樂》(Happy Homecoming, Comrade)譜寫音樂。

桑卓普洛斯的攝影機就像海潮一樣自由自在地潮起潮落,起伏波動,主題則是帶有暗喻色彩的驚栗故事,電影中有一首主題歌「羅莎之歌」,就是卡蘭德若自己灌唱的,配合著夕陽時分的玫瑰色溫天氣,以及海潮的近景特寫,配合了詩意歌詞,呈現了優雅又另類的音樂氣質,歌詞如下:

我名叫羅莎,

我是靈魂之歌,

飄蕩在屋頂,

卡蘭德若?斂而極富感染力的音符大多取自希臘的民間音樂素材,精緻而毫不做作的配器使這些富於表現力的巴爾幹民謠曲風更加凝重含蓄而深具穿透力,淡淡的悲情、舒暢的節奏,沒有太多的感情渲染?洋溢四射悲?力量,就像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中強烈附載了希臘近代史上的沈重悲?。卡蘭德若用她的音符刻??靈魂深處中的希臘天空、海洋和大地的氣息。“希臘"對她而言不只是一個外在的符號和身份標誌,而是?在與生俱?的氣質。

結語

在卡蘭德若出版的《霧中風景》原聲帶中,有一本厚厚的前言書,詳細介紹著卡蘭德若的創作沿革和作品風貌,是世人認識這位元希臘音樂精靈的最完整資料,在這本前言中,她特別選用了一首詩做終結,也可以讓我們窺見她的靈魂深處:

你在水邊慟哭,低吟著悲歌苦調。

海岸邊的悲哭海豚,也不如你淒涼;

灰藍海面上的海鳥呻吟,也沒有你悲涼。

─西元前二世紀的希臘田園詩人莫斯秋思

慢板和哀歌,構成了卡蘭德若音樂的基調,希臘的樂評家曾經形容說:「卡蘭德若給了我們夢想的機會。」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有深厚的哲學味,他總是用長鏡頭來雕刻時光,來呈現時空的感覺,這種運用長鏡頭所表現出來的時間美感,似乎只有卡蘭德若的音樂捉得住神髓,所以成為安氏電影美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事實上,卡蘭德若通過她的音樂,帶領著我們去探索希臘世界的山海景觀及人心幽微,因為希臘是她的祖國,怎麼也回避不了的宿命,「無論我浪遊何方,希臘總是持續在傷害我。」

隨風搖擺;

後小姊弟與年輕人重逢,流浪的主題再度響起,一種戚愴的滿足感,彷佛是歷盡滄桑的一絲慰藉。年輕人拉著女孩的手跳舞時,原本以搖滾樂為背景的場景突然被哀歌打斷,預示了女孩下一步的動作:她跑著離開年輕人,靜靜的蹲在沙灘用手刻畫著潮來潮往的濕沙地,若有所思。這一段音樂與畫面的非同步處理,使我們預知了女孩情緒的轉變。

我曾試著改變世界,

「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是從電影還只有一個概念,劇本還不知道在哪里的時候開始,」卡蘭德若說:「安哲羅普洛斯是個很重感覺,卻很少說話的人。所以,明白他的作品的思想根源,就是我很重要的工作,因為我要幫助他傳達出那種言語無法容的感覺。有時候,劇本才剛寫好,我的主旋律也完成了。」

對於卡蘭德若而言,電影配樂應該就是影片中的主要元素,因此她要求從故事大綱開始,就要和導演共同討論劇情,一起完成電影。希臘作家Nikos Triantafillides曾經這樣評論卡蘭德若的音樂成就:「在全長數百尺的影片中,卡蘭德若的音樂呈現出銀幕中未泛出的鮮血,她一貫的音樂表現,將深藏於語言中的精神召喚出來。」

卡蘭德若說:「我和攝影機移動方式的關係,基本上,比我和劇本的關係要重要得多。當然,電影音樂的功能是要來強化劇情,但是電影的意義,往往從劇本上是很難看得出來的。影像和音樂的結合可以傳達出一種語言無法表達的情境。很多時候,你讀劇本的時候,好像什麼也沒有,就像「法初中辱的女人」編劇哈洛品特說的:真正的意義是在言語之外的。我試圖用被劇本、場景、演員和剪接所激發出來的音樂,來達到一種和劇情對位的效果。我要尋找的是一種內在的旋律:我雖然說不清楚怎麼回事,但是我很確定,我是被安哲羅普洛斯連續鏡頭的內在運動給打動的。到了剪接臺上,這些影像更加強了我該如何處理音樂的色彩和律動。」

例如在《霧中風景》中,隨著劇情的鋪陳,音樂也著流動,即使是無聲的場景,仍似有音樂粒子回蕩在空中,一場小女孩被卡車司機強暴的場景,卡車停在公路旁的空地,卡車司機欲求不滿發洩在小女孩身上,來往的車輛呼嘯而過,留下刺耳的噪音,小女孩的童貞無聲的、殘暴的被這個社會奪走了,沒有哀歌、也沒有驚悚片中不諧和音的掙扎,後工業時代的冷漠早已強暴了這個社會殘存的一點點理想與善意。無聲是代表著對著個社會可能存在的一點點理想與善意的絕望。

最後變成一首歌來保全這個夢。

哀怨的女聲吟唱,柔美的旋律,不但成就了讓人難忘的音樂篇章,也就是因為這首歌,促成了希臘名導演安哲羅普洛斯的合作機緣。

卡蘭德若Vs.安哲羅普洛斯

希臘的劇場上有過亞里斯多德,也有亞士奇裏斯,但是希臘電影的代表人物就叫做安哲羅普洛斯。一九九五年,他的《尤利西茲生命方之旅》得到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一九九八年,他以《永恆的一天》得到坎城金棕櫚獎。十六年來,他的電影被譽為是希臘史詩電影,史詩的韻律曲樂都出自女音樂家艾蓮妮 卡蘭德若的心靈。

安哲羅普洛斯是希臘最重要的導演之一,他也是政治犯的兒子,童年時幾乎不記得父親長成什麼樣子,不知道經常發出政治異聲爸










畫面設計的藝術性之強是我前所未見的,因為除了美還是大場面,光光在視覺效果上就可以算是頂級的作品,劇情沒話說,尤其是最後一場母親哭子的結尾,確實徹底表達了一個悲劇時代,無助老百姓的心聲,當然許多小橋段的設計,對我來說,太矯情,但是好看,這兩者的拿捏還真難,由於他的矯情帶出美麗畫面,所以還是能夠接受....

戰爭真的好長,因為這部戲也好長....呵呵..

小黃狗的窩


 英文片名:The Cave Of The Yellow Dog / Höhle des gelben Hundes, Die
德國上映日期:2005/07/28
台灣上映日期:2006/03/31
類型:劇情、家庭
導演:琵亞芭蘇倫戴娃 (駱駝駱駝不要哭)
編劇:琵亞芭蘇倫戴娃 (駱駝駱駝不要哭)
德文官方網站:http://www.gelberhund-derfilm.de/cane/nansal.html
中文官方網站:http://yellowdog.swtwn.com/


IMDb User Rating: 7.7/10 from 2,254 users
本片代表蒙古角逐2006奧斯卡外語片獎
★共獲得6獎項2提名★



劇情簡介:

一個遊牧家庭的小女孩娜莎撿到了一隻小狗,爸媽卻因小狗的來路不明,怕引來狼群攻擊他們所畜牧的羊群,而不願意讓她養。沒想到這隻小狗後來卻意外成為了他們的恩人…







導演大量運用小孩.小小孩.小狗.老人做主角,盡量避開失真的畫面,畫面中鮮少看到對話的特寫表情,而以肢體代替,很聰明,讓整個影片在很"真"的感覺中進行,而劇情比上次駱駝多了一些東西,劇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僑段,老奶奶對小孫子訴說著前世今生的道理,小孫子問:怎樣才能知道前世的事情?老奶奶拿了一根針和一臉盆的米,告訴小孫子,當米粒站在針頭上時,就可以知道前世的事情.小孫子一直試,老奶奶說,要投胎成人,就跟這米粒要站針頭一樣,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人"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活著的時候.而這些東西,簡單幾個鏡頭就帶過,卻有深刻感受.

永不遺忘的美麗

英文名稱:Yesterday
別名:昨天發行
時間:2004年
電影導演:達雷爾•魯德 Darrell Roodt
電影演員:Leleti Khumalo
Harriet Lenabe
Kenneth Khambula
Nicholas Marino
Lihle Mvelase
Camilla Walker
地區:南非
上 映: 2004年09月03日 ( 義大利 )
地 區: 南非 ( 拍攝地 )
對 白: 祖魯語
時 長: 93分鐘
類 型: 劇情

IMDb User Rating: 7.6/10 from 1,489 users
★共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另外2獎項3項入圍★

簡介

「永不遺忘的美麗」是一部南非影片,主要在描述一位被丈夫傳染而罹患愛滋病的母親昨天,獨立在貧瘠的土地上耕作,含辛茹苦地撫養六歲大的愛女美麗長大成人。在死亡威脅下,她要抵抗病魔、照顧已發病的丈夫,還得面對村人無情的排擠,但她告訴自己,在看到女兒上學之前,絕對不能倒下去,堅強的生命力,值得大眾欣賞學習。







沒想到南非人的皮膚這麼好,很平實的一部電影,平實到很像在看一則報導,沒有戲,沒有衝突,就都淡淡的,只是第一次看到在非洲的生活,很寫實,演員演技很棒,但是得到愛滋病的樣子,真的好恐怖,太太好無辜,但是從頭到尾沒有悲情,而只有堅持信念的努力,不矯情,很不錯的操作方式..

拉札瑞斯古先生之死

【片名】The Death Of Mr Lazarescu / Moartea domnului Lazarescu
【譯名】無醫可靠
【年代】2005
【國家】羅馬尼亞
【片長】147Mins
【類別】劇情/喜劇
【語言】羅馬尼亞語
【導演】Cristi Puiu
【主演】Ion Fiscuteanu .... Lazarescu Dante Remus
    Doru Ana .... Sandu
    Alina Berzunteanu .... Dr. Zamfir
    Doru Boguta .... Paramedic
    Mimi Branescu .... Dr. Mirica
    Mihai Bratila .... Dr. Breslasu
    Dragos Bucur .... Misu
    Dan Chiriac .... Doctor
    Mirela Cioaba .... Marioara
    Laura Cret .... Doctorita
    Monica Dean .... Mariana
    Dana Dogaru .... Miky
    Bogdan Dumitrache .... Doctor Tanar
    Alexandru Fifea .... Virgil
    Luminita Gheorghiu .... Mioara
    Tudor Hristescu .... Dr. Kelemen
    Cerasela Iosifescu .... Asistenta 2
    Iulia Lazar .... Asistenta 1
    Rodica Lazar .... Resident
    Doru Oana .... Sandu
    Serban Pavlu .... Gelu
    Simona Popescu .... Asistenta sefa
    Gabriel Spahiu .... Leo
    Adrian Titieni .... Dr. Dragos Popescu
    Clara Voda .... Dr. Gina Filip
    Florin Zamfirescu .... Dr. Ardelean


IMDb User Rating: 7.8/10 from 7,088 users
★共獲得25獎項6項入圍★


【簡介】

講述一個酗酒的窮阿伯,由早上開始頭痛心口痛, 多次call救護車,卻遇上這天發生大車禍,醫院應接不暇,搬出種種藉口拒收。好心的救護員陪著他走遍四家醫院,眼看他病情每況愈下,卻苦無力相救。

上救護車,送院,做檢查,轉院(轉了接近四間)到最後入了手術室。有點像新聞透視式的描述,拍得寫實

容易被忽略的一部佳作,首先貌不驚人,第二有點長(153分鐘),題材很平凡,節奏不慌不忙,但是非常精彩。相信每個生活在城市中、每個跟醫療制度拉上乾系的人看完都會有共鳴,因為講的是一個人需要急救進醫院,卻因各種各樣的理由被置之門外。豐富的細節令影片異常有分量。這樣的影片在商業片世界上非常難見

全世界的急症室是否會有同樣情況發生?片中無一壞人,每人都努力應付眼前的工作,但最後結局卻叫人唏噓。影片獲去年康城影展某種觀點大獎(Prix Un Certain Regard)。







我不認為片中無一壞人,我認為有的醫師並沒有同理心,只是顯示自己的權威性,枉顧人命,急診室內有許多人性醜陋面,每天面對這種生老病死的醫師多是麻木的,小醫師也必須聽大醫師的指示,小病痛大吼大叫的病人也比比皆是,對於現代醫師日趨無醫德的狀況,也已稀疏平常,醫療這塊大概是全人類的黑角吧,如果生病自己不做功課,只靠醫師,那就像走入生死門,只能憑運氣,那很危險的....

看得很憤怒,過去曾和醫師朋友兜風恰好看到路上有車禍傷患,明明就是塞車狀態,我們也就從傷者旁邊經過,我問他為何不下車幫忙,他說幫了對方的忙,恐怕會惹上自己很多麻煩,我當時很生氣,但是也很無奈,這就是人性...討厭複雜的人類..

緊握生命的希望

原  名: Va, vis et deviens /Go, Live , and Become
類  型: 劇情/戰爭/宗教
國  家:法國/比利時/以色列/義大利
年  代:2005
語  言:法語
片  長: 140分鐘
分  級: 普遍級
導  演: 【train of life】哈杜‧米赫羅 (Radu Mihaileanu)
演  員: 莫奇‧阿葛札 (Mosche Agazai)、莫奇‧阿貝比 (Mosche Abebe)、席哈克‧沙拔哈特 (Sirak M Sabahat)
發行公司: 騰達國際娛樂
上映日期: 2006-06-02


IMDb User Rating: 7.7/10 from 3,771 users
★共獲得10獎項6項入圍★



劇情簡介

一個非洲小男孩,從死亡的邊緣重拾生命,在新環境中努力奮鬥、在成長過程中展現抱負、熱情、顯露愛的力量…

1984年,戰火連天的衣索比亞,小蒙(Salomon)一個九歲的黑人小孩,住在貧困至極的蘇丹難民營裡。在這艱難的環境裡,傳染病四處蔓延著,他們的生存遭受到嚴重的威脅。這時一個以色列與美國的聯合組織Falashas,希望拯救衣索比亞的猶太教孤兒,將他們安置在以色列生活,小蒙的媽媽雖然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但是在得知這消息後,為了讓孩子有機會活下來,於是囑咐小蒙裝成猶太教徒,並且宣稱自己是孤兒。"go, live and become….."是母親對他最後的叮嚀,亦是此部電影的片名,傳達著身處困境的人們心中最深的期望。

到了以色列的小蒙改名叫小莫(Schlomo,與前部電影train of life的主角相同),在法籍養父母的教養下,學會了希伯來語和法語,也經歷了異國生涯中的生日,婚禮,猶太戒律等儀式。小莫漸漸融於以色列猶太文化中,但是面對身旁的養父母,女朋友,身上卻背負者許許多多感情上的負擔;因為他始終無法忘記仍在衣索比亞的母親,這是他藏在內心深處無法傾訴的秘密。而他的養母,也因為花很多時間與心思在他身上,反而疏忽了自己兩個親身小孩,母子間出現了難以言喻的隔閡,但更令小莫困惑的,是他自己的身分:自己究竟是衣索比亞人?還是以色列人?他是基督徒?還是猶太教徒?血緣、國族、身份、信仰,這一切的一切,難道是人一生所必須背負的永恆印記?

官方網站:http://www.vavisetdeviens-lefilm.com/







非常感人的電影,大格局,演員表現細膩精采,劇本太棒了,非常完美的好看說,看完有種深刻的感受,宗教可以教人向善,卻也引起許多革命流血,上帝.基督.猶太,他們到底想要什麼啊??影響人類這麼深遠,這樣的宗教信仰,不要也罷,這只是我個人看完的感受啦,因為他們實在太可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