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

綠光

導 演: 埃裏克 侯麥 Eric Rohmer
主 演: Marie Rivière Amira Chemakhi Sylvie Richez Lisa Hérédia Basile Gervaise Virginie Gervaise René Hernandez Dominique Rivière
時間:98 分鐘
地區:法國
語言:法國

IMDb User Rating: 7.6/10 1,105 votes
★共獲得2獎項★

劇情:

沒有人知道幸福是什麼,侯麥也不例外,但他卻通過《綠光》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尋找幸福的過程,一個迷惘卻堅定的過程,正如影片引用的法國諺語裏說,"時機到來,即是鍾情之時"。這個夏天即將來到的時候,德芬卻剛和一個男子終結了關係,而本來願意與她一同度假的女友也改了主意。儘管仍有許多好心的親友在邀請德芬,但她卻始終悶悶不樂。於是,整個假期,德芬都遊弋在都市、田園、海濱、山地之間,她始終在尋找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感情,或者說,她只是在逃避孤獨。儘管德芬遭遇了一次失敗的戀愛與承諾,但她的信念沒有被任何人情事物改變過。直到影片即將結束,一群老人對綠光的討論,更堅定了德芬的信心。那群老人回憶著凡爾納的作品說--"誰能看到綠光,誰就能得到幸福"。

  《綠光》是描寫期待的最偉大的影片(這也侯麥最偉大的影片)。當德芬獨自迎著鄉間吹過的風,悲從中來、泣不成聲的時候,我們明白那種期待已經是她生命中最深的印痕,我們也不能自已得期望她獲得自己想要的幸福。1954年羅西裏尼曾對於"影評人侯麥"說:"我知道要想達到目的的期待是多麼重要,於是我不描寫目的地,卻描寫期待,然後我驟然收尾。"而在這部影片裏,"導演侯麥"真切的作到了這一點。《綠光》中的幸福完全被濃縮在影片最後的2分鐘內,被釋放於最後德芬那一聲歡呼裏。

劇評:

酸澀的喜劇——評侯麥的《綠光》

文章作者:怯懦就是力量 ----轉自人民書城

很多人都會渴望假期。因為在假期裏,你可以做很多平時想做但卻無法去做的事。你可以到你夢想的國家去旅行,可以拜訪久違的朋友,也可以冷靜地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不管怎樣,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放鬆你自己。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假期。比如,對於一個身處寂寞但卻強烈渴望愛情的人來說,假期也許就並不意味著一種輕鬆,一種愜意。它可能只意味著更多的煎熬。雖然他可以和別人一樣,到沙灘上去漫步,到大海裏去游泳,到大自然中去欣賞美景,但這也許不僅不會減輕,反而會加深他的寂寞和痛苦。因為在這段時間裏,他必須完全地支配他自己。他必須很堅強地去面對一些平時無暇顧及的問題。而這一切,都非他所願意。因此,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裏,一個人內心的脆弱、痛苦和矛盾的掙紮,很容易在不經意間就表露出來。而這,就是《綠光》(Le Rayon Vert),導演埃裏克·羅麥爾(Eric Rohmer)要給我們講述的故事。

德爾菲娜,巴黎的一個普通的女秘書,前不久和男友讓·皮埃爾分手。而此時,恰逢假期到來。而德爾菲娜將如何度過這樣一個沒有男友的假期?誰將陪德爾菲娜度過這個漫長的假期?羅麥爾從這裏切入,開始了他的敍事。德爾菲娜與朋友卡洛琳相約出遊,可是卡洛琳由於某種原因無法履約。而她又不願意打擾在都柏林度假的姐姐一家。女友貝阿特麗絲、瑪努拉、和弗朗索瓦茲看到德爾菲娜失落沮喪的情形,很為她著急。

於是,弗朗索瓦茲邀請德爾菲娜到她在瑟堡的家裏做客。可是,儘管德爾菲娜試圖融入那個和諧的氣氛中去,但她做不到。她同樣無法派遣心中的孤寂。於是,兩天之後,她獨自回到了巴黎。然而,對於巴黎人來說,巴黎可不是一個度假的地方。所以,她又奔向了普拉涅山區。在那裏,有幾個皮埃爾的朋友。可是,那裏帶給德爾菲娜的,無非是傷感的回憶。因此,她不得不再次返回巴黎。這時,她和久違的女友伊列娜在街頭不期而遇。她很慷慨地將自己在比亞裏茲的別墅借給了德爾菲娜。可是,隨著興奮的消逝,德爾菲娜又面臨著不斷襲來的孤寂感。在離海灘不遠處的石堤上,一群人在熱烈地談論著儒勒·凡爾納的小說《綠光》。

他們說道,只要人們有幸見到綠光,就能夠洞悉自己的心靈和和別人的感情。這觸動了德爾菲娜。海灘上,德爾菲娜和瑞典姑娘萊娜相識。可是,萊娜開放的性格和德爾菲娜格格不入,她所能選擇的,只有離開。第二天,德爾菲娜來到火車站,想返回巴黎。在她看書的時候,她發現一個男子正注視著她,而她也被他所吸引。於是,她讓萬桑帶她到聖讓德呂茲。在那裏,她和他開始談心,她談到了對於男人和愛情的看法,談到了她的希望和苦惱。德爾菲娜讓他陪她一起去看日落,直到看到日落時那一刹那綠光的出現。

整個影片的情節和結構都極為簡單,幾乎是按照日記的格式,逐日地記下德爾菲娜假期的經歷。然而,這一平淡無奇的經歷,卻細緻地展現了影片中唯一的主人公--德爾菲娜在假期中獨特的心理狀態。在這部影片中,羅麥爾基本上放棄了他在其他影片中的精妙的巧合的設置,放棄了對語言的過於精細的推敲。然而,正是這兩個放棄,使人們更加關注於這個故事本身,更加關注於這個故事提出的疑問。這恰是羅麥爾的良苦用心。因為,這個故事離我們是那樣的近,以至於我們不得不思考羅麥爾的提問:

如何對待自己的情感?

弗朗索瓦茲的回答是:參加團體,重新認識自己,瞭解他人。在交往中尋找到自己所愛的人。弗朗索瓦茲正是這麼做的,她是積極的。然而,這種積極,卻建立在一種消極的基礎上。雖然沒有很明顯的意識,但她不相信有所謂純粹的愛情。至少,她關於愛的觀念和德爾菲娜完全不同。因此,她的方法不適用於德爾菲娜。德爾菲娜只有離開。

萊娜則更為徹底。她的愛情觀是遊戲式的。因為她很明白自己並不在追求愛情。她對男女之間的關係抱無所謂的態度,她只是認為,"玩紙牌遊戲,手裏必須先有牌。"她對德爾菲娜說,"我其實也不信能找得到,但你要去感覺。"在她看到德爾菲娜心事重重的時候,她引來兩個青年男子,想告訴德爾菲娜應該怎樣做。她和那兩個男子盡情調笑,這不僅沒能使德爾菲娜有所放鬆,反而增加了她的反感。她同樣選擇了離開。

那麼,德爾菲娜的態度是什麼?她的態度才是羅麥爾真正想要讓我們思考的。

從表面上看,德爾菲娜對於愛情的態度很消極。她不尋找,她只是等待。然而,這種消極,卻正出於一種積極,一種更為深刻的信念。因為她相信有真正的,也就是純粹的愛情存在。在她看來,苦苦追來的東西不是愛。她相信自然而然的東西,相信偶然。這和德爾菲娜的生活態度有關。在瑟堡,德爾菲娜和弗朗索瓦茲的家人飯桌上的談話,很容易看出她的想法。在大家都吃肉的情況下,德爾菲娜選擇吃素食。

因為對她來說,吃肉與血和暴力有關。而德爾菲娜同樣不吃花,因為它們"像詩像畫一樣",應該用來觀賞而非食用。德爾菲娜是博愛且唯美的。而這種態度,使得她看待世界的時候,保持了一種純真和好奇。

保持了一種對於美好的敬畏。對於美好的東西,如果不能使它變得更好,那就讓它按原來的樣子呈現在那裏。這裏,多少包含了一點宗教的意味。在街上德爾菲娜無意間發現的一張黑桃Q,後來又再次出現。她認為這能給她帶來希望。這也許是羅麥爾在這部影片中唯一的巧合,它反映了一種神秘。而對神秘的信仰,反映到德爾菲娜的愛情觀上,就是期待一次偶然的撞見,一種無須尋找的幸運降臨。

德爾菲娜的不尋找,來自於她對愛情的更為深刻和強烈的渴望。在影片的結尾,她和萬桑到了聖讓德呂茲。在那裏,她和萬桑談了她對於愛情的看法。"很多人追求我,但我知道他們要的是什麼……那不是愛。""我要的不是表面的東西。"德爾菲娜想要的,不是一種已經麻木成習慣的萊娜式的愛情,而是始終保持著鮮活生命力的純粹的愛情。

那麼,這種純粹的愛情,羅麥爾是贊同還是反對呢?影片本身並沒有告訴我們明確的答案。也許我們可以從影片外面尋找。作為《喜劇與格言》系列的第五部,《綠光》是個喜劇,因為影片的末尾,可以認為德爾菲娜找到了她的愛情。或者說,反映了羅麥爾的一種希望。但是,如果拋開這種過於簡單化的思考,直接從文本中尋找,我們還是能從影片中讀出羅麥爾的懷疑,《綠光》又不是一出喜劇,至少這是一部帶了悲劇意味的酸澀的喜劇。

德爾菲娜最後得到她的愛了嗎?萬桑對於她的感情,真的與其他男人對她的感情不同嗎?她最後的那段感情流露是真實的嗎?愛情,竟會眷顧那些等待的人麼?

這一連串的疑問,其實只是一個:純粹的愛情如何可能?這個康得式的提問,在影片中被不斷地顛覆和重建著。而這種顛覆和重建所構成的二元張力,恰恰是故事最為動人之處。

純粹的愛情如何可能,在這個影片中,可以被這樣一種問法所替換,那就是:德爾菲娜所追求的,是否如她自己所想的,是一種純粹的愛情?於是,這樣一個疑問就有了意味:德爾菲娜的不尋找,是來自於她對於愛的深切渴望,還是來自於她對於愛情失敗的恐懼,抑或是兩者兼而有之?

德爾菲娜對萬桑說,等待總比夢想被摧毀要好。這句話,我們可以做兩種解釋。是因為夢想美好,所以不要摧毀它,於是等待呢?還是因為夢想被摧毀過,因為怕這一切重新再來,所以等待呢?德爾菲娜戀愛過,而且她曾深深地愛著皮埃爾,她因為分手感到傷痛。因此,這句話用後一種解釋似乎更合理些。因此,德爾菲娜對於愛情的期待,是摻雜著對愛情失敗的恐懼的。而這一種愛,還是一種純粹的愛麼?德爾菲娜渴望一種與眾不同的男子在她身邊出現。而萬桑與眾不同麼?最少,從萬桑急切地邀請德爾菲娜和她在一起這一點來看,和其他男人並沒有太多的不同。而德爾菲娜的不置可否,也可看作是她對自己的懷疑。

我們只有繼續追問:德爾菲娜還愛著皮埃爾麼?這個問題的答案,無論是什麼,都將導致一個兩難。如果愛,那麼德爾菲娜最後對萬桑的話,就不過是謊言和自我安慰,雖然她也許無心;而如果不愛,那麼,德爾菲娜的幾次哭泣,又是出於什麼理由呢?僅僅因為暫時沒有找到心愛之人麼?那無疑會削弱思考的嚴肅意味。讓我們循著鏡頭來尋找答案。

有這樣一個細節:當小女孩維尼莎好奇地問德爾菲娜是否也有男友的時候,她回答說,"有的,我有幾個男朋友,我的男朋友常換。"德爾菲娜已經和男朋友分手,是什麼使德爾菲娜作出這種有悖事實的回答?

什麼觸動了她?我們可以給出的一個符合邏輯的解釋是:德爾菲娜不能從失戀的痛苦中擺脫出來。而她的自尊又不允許她表現出來,因此,面對維尼莎天真的發問,德爾菲娜下意識地說了謊。

另一個細節:當德爾菲娜和皮埃爾約定,到他在普拉涅山區的住處住幾天。但後來,到了普拉涅山區後,德爾菲娜又改變了決定,她沒有向皮埃爾的朋友保羅那裏拿房間的鑰匙,而是直接返回了巴黎。德爾菲娜為什麼要想到普拉涅山區去,而到了以後為什麼又要離開?可以解釋為,德爾菲娜想要擺脫皮埃爾的陰影,重新成為屬於自己的人。

再看一個細節:德爾菲娜的最後一次哭泣。在影片的末尾,德爾菲娜和萬桑坐在一起,焦急地等待綠光的出現。當綠光出現的那一刹那,德爾菲娜哭了。是因為最終得到了愛情喜極而泣,還是因為洞見自己的內心而感到悲傷?在那一刻,她想到了什麼?這其中,有沒有對於自己過往戀情的追憶呢?

而如果,我們認為德爾菲娜還深愛著皮埃爾,那麼這些細節同樣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因為愛,所以不願承認分手的現實;因為愛,所以要去那個有過美好回憶的地方;因為愛,怕被愛傷害,所以要離開;也因為愛,所以通過綠光來感悟舊有戀情的失去,以作為一種紀念。萬桑,不過是德爾菲娜的一個傾訴物件而已。而這個物件,是否為萬桑,其實並無所謂。

這種解釋,無疑是隱含在文本《綠光》中的自我顛覆的因素。而從這個文本中,我們還可以不斷地讀出重複出現的兩個關鍵字:離開和回歸。影片就是在德爾菲娜不斷地離開和回歸中完成敍事的。從影片的表層看,德爾菲娜不斷地從巴黎到外省,又不斷地從外省回到巴黎,這是一種空間上的離開與回歸。而以人物為定點來看,不斷離開和回歸的,不僅是巴黎,也可以看成是德爾菲娜的內心。而愛情,則產生於一種對於自我內心離開和回歸的焦灼狀態。這種融合了期望與畏懼的焦慮感貫穿在整個影片中,使故事產生了難以捉摸的意味。

純粹的愛情是否可能,羅麥爾還通過其他的方式表示了懷疑。那就是影片的片名:《綠光》。雖然從影片中人物所說的,綠光可以使人洞見他人的感情和自己的內心,它代表了一種希望。但同時,綠光本身的特性又顛覆了這一個美好的設想。其一,綠光很罕見,它出現的頻率很低。如果它還代表一種可能,一種希望,那也是一種難得的微茫的希望。其二,綠光出現的時間很短。因此,即使代表了希望,也不過是一種轉瞬即逝的希望。因為它的出現,僅僅在日落的那一刹那。這種美麗但卻短暫的希望,在這部影片中,很難不使人聯想到它和德爾菲娜的愛情的關係。是喜劇,還是悲劇;是希望,還是絕望?

影片結束的時候,德爾菲娜的假期還沒有結束。這是羅麥爾的又一匠心所在。它給我們留下了更多的遐想。到底德爾菲娜和萬桑的未來會怎樣?是繼續,還是就此結束?正如我們無法預測綠光將在何時、何處出現,我們也永遠無法預測德爾菲娜的未來,無法預測羅麥爾。一切好像都有了答案,但一切都還沒有答案。也許,羅麥爾只是通過《綠光》,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情感的、而非符合邏輯的故事;那麼,本文又一次證實了對一個文本進行自認為符合邏輯的唯一的解釋,無非是一個一廂情願的設想。



這部電影,感覺影評人都很喜歡,可是之於看電影的人,恐怕要先了解你將會去看到什麼,我就不喜歡這部電影,很悶無聊,還有點無病呻吟的感覺。。就性格部分,這女主角描述出許多女生的性格"過程",但不是根本,把過程放大變成性格是有很大差別的,放大了矛盾的部份,令人不耐煩,而屢屢在這種不耐煩的病態性格中找麻煩,確實是每個戀愛男女在出現愛情膠著時會產生的反應,但不是無情人的情況下這麼自虐,不知道啦,我的認知是這樣。。

這部片我認為真正的重點就在後面綠光即將產生時,那個反應,可是導演卻沒處理好,兩邊光色差這麼多,女主角的天空是光亮的在看昏暗的夕陽,這是很大的瑕疵,竟然沒人發現。。我不喜歡這部電影啦。。只是描述一種狀況卻沒有提出建設性的答案,強烈浪費時間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