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名 瑪麗和馬克思
◎片 名 Mary and Max
◎年 代 2009
◎國 家 澳大利亞
◎類 別 動畫/喜劇/劇情
◎語 言 英語
◎片 長 88 minutes
◎導 演 亞當·艾略特 Adam Elliot
◎主 演 托妮·科萊特 Toni Collette ....Mary (voice)
菲力浦·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Max (voice)
艾瑞克·巴納 Eric Bana ....Damien (voice)
Barry Humphries ....Narrator (voice)
Bethany Whitmore ....Young Mary (voice)
Renée Geyer ....Vera (voice)
Ian 'Molly' Meldrum ....Homeless Man (voice)
Julie Forsyth ....(voice)
John Flaus ....(voice)
Michael Ienna ....Lincoln
IMDb User Rating: 8.1/10 142,271
★共獲得4獎項9提名★
◎簡 介
影片講鄉述了一個發生在兩位筆友之間的非常簡單的故事。8歲的瑪麗·丁克爾是一個居住在墨爾本市區的胖乎乎的有些抑鬱和孤獨的小姑娘;馬克斯·霍爾維茨是一個居住在亂糟糟的紐約的肥胖的,患有亞斯伯格症(自閉症的一種)的44歲猶太人。
兩個人的通信跨越了兩個大洲,持續了20年。這份筆友之間的友誼隨著一封接著一封的書信,就這麼保留了下來。影片把觀眾帶入了一場關於友情、自我和對自我的剖析之旅,向人展示了兩個人的精神世界、訴說了人類的本源。
一句話評論
不僅是聖丹斯,我想所有的人都會喜歡《瑪麗和馬克思》。
——傑佛瑞·傑爾莫(聖丹斯電影節董事)
幕後製作
聖丹斯開幕之作
2009年是聖丹斯電影節成立25周年的紀念,作為已經成為高品質小成本獨立電影聚集地的聖丹斯電影節自然不會對自己的開幕影片掉以輕心。在2009年1月15日開幕的聖丹斯電影節上,亞當·艾略特的黏土動畫片《瑪麗和馬克思》被選為開幕影片。這是一部講述筆友之間20多年友情的影片,同時這也是導演的半自傳式的影片。故事的主角是兩個年齡和教育背景差異巨大的人,一個是8歲的小姑娘,一個是44歲的猶太小老頭。故事取材于導演本人的生活,在導演的生活中,他也有一個交往了20多年的筆友。
聖丹斯電影節的董事傑佛瑞·傑爾莫表示:“這是一部講述兩種人生、兩種生活的影。這兩個主角在生理上都有一點障礙,艾略特用黏土為我們描繪了兩幅肖像作品。影片中充滿了不期而遇的感動、笑料以及迫使我們思考的情節。《瑪麗和馬克思》這屆聖丹斯電影節的開幕影片,也是第一部動畫題材的開幕片。我相信,觀眾在看到影片之後,會對艾略特的工作報以熱烈的掌聲的,因為他製作出了一部耐人尋味、意味雋永的影片。更令人感歎的是,這樣一部影片是黏土動畫,並沒有依靠過多的電腦動畫技術,我想這是最讓我感到振奮和感動的。”
打動觀眾的芳心
《瑪麗和馬克思》是這位聲名卓著的澳洲動畫片製作人的第二部來到聖丹斯參展的影片。2004年,他製作的《裸體哈威闖人生》在聖丹斯電影節上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並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同時本片和他的先前拍攝的自述三部曲《兄弟》、《表妹》和《叔叔》一起獲得了澳洲電影協會獎。這些影片在全球大大小小的電影節上展映,為艾略特帶來了一批忠實的擁躉者。“如果從製作這部電影開始算起,那麼到在聖丹斯首映,我們已經為它付出了5年時間。這已經不是十月懷胎,而是五年磨一劍了,我理應對它充滿信心。不過,要在聖丹斯的開幕上放映他,我心裏多少還是有點忐忑”,艾略特說,“在這樣一個高級別高品質的電影節上首映我的影片,是我多年以來的夢想,夢想成真的感覺真好”。
說到影片在聖丹斯可能的命運,傑佛瑞·傑爾莫說“這樣一部說這種‘有點不正常’的友誼的影片肯定不會在聖丹斯受到冷遇”。影片的出品方ICON公司的CEO馬克·古德(Mark Gooder)對影片的前途絲毫不擔心,他說:“沒有什麼地方比聖丹斯更適合放映艾略特的影片了,他那無與倫比的才華以及對博愛和理解的渴望,肯定會打動所有的觀眾”。
花絮
·本片是澳大利亞出品的第二部以定格的方法拍攝成的動畫,第一部是《9.99美元》。
·從最初的構想到影片拍攝完畢,一共花了艾略特5年時間。真正進入黏土動畫的拍攝時間是57周。整個拍攝團隊只有50位工作人員,影片全長92分鐘。計算下來這些人平均每週可以製作出2分半鐘的動畫成品。按照6位工作人員一小組計算,他們平均每天創造4秒鐘的動畫成品。
·整部動畫片是由大約132480張獨立的畫面製作而成,劇組一共用了6台佳能數碼相機拍攝這些靜止的畫面。
·一共有10個動畫製作組和7個拍攝組同時工作。
·亞當·艾略特不僅是本片的編劇和導演,也是影片中所有形象的設計者。他表示是紐約攝影師戴安·阿伯斯(Diane Arbus)拍攝的與眾不同的黑白肖像照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並且影片中有一個角色就是按照阿伯斯的形象設計的。
·影片中的所有文字——那些出現在街角商店櫥窗裏的文字、招牌上的文字、包裝上的文字、啤酒瓶上的文字、瑪麗和馬克思之間的書信上的文字——統統是亞當·艾略特親自書寫。
·劇組裏的那些美工,發明了一種叫做“Square i”的工作方法。他們花費大把的時間去模擬拍攝的角度並研究透視效果,在他們確認無誤後,黏土動畫師和攝影師才會真正開始工作。
·影片的設置過程中一種使用了212個黏土人,這些黏土人由黏土、複合材料、木棍和金屬製作而成。每一個黏土人身上的各個關節都是可以活動的。攝製組特別為影片的兩個主角製作了十幾個拷貝。
·影片一共拍攝了133個場景。並且用兩種截然不同的顏色來代表紐約和澳洲,分別是灰色和褐色。對於黏土動畫而言,要拍攝這樣的場景無疑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從荒島到巧克力商店都要被精心製作。對於攝製組而言,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捏造”出紐約的地平線了。同時這也是整個電影中耗時最多的場景。整個美工組的20人花了整整兩個月時間才完成它。
·影片一共製作了475個微縮的道具,從酒杯到打字機,都是工作人員一點一點用黏土捏出來的。特別是影片中出現的那台老式打字機,工作人員花了9周時間設計和製作。
·為了能讓主角面部活動起來,並且能做出各種表情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需要一張能動的嘴和能動的眉毛——在每一定格中,工作人員都會給人物換一張不同的嘴。全片一共用了1026張不同的嘴,每一張嘴都是一張由橡皮泥包裹著鋼絲的模型。為了讓馬克斯說話時動起來,劇組為他製作了30張嘴。
·影片使用了886只含有電線製作的骨骼的由塑膠做成的手。
·劇組製作了394個瞳孔,每一個瞳孔和一個小瓢蟲差不多大小。完全由技師手工製作,每個瞳孔製作出來之後,都被畫上了一個閃亮的小白點。
·劇組一共有2位服裝設師和147位裁縫,他們包辦了影片中所有服裝的設計和製作。瑪麗的結婚禮服是按照戴已故的安娜王妃的結婚禮服設計的。艾維(Ivy)的連體衣取材于攝影師安妮·蕾伯維茨(Annie Liebowitz)母親的連體衣。
·影片中一共使用了38個燈泡。這些燈泡也是由工作人員一個一個用黏土搓出來的。並且還在燈泡後面拉上了電線。
·808個Early Grey牌的泡茶袋在影片中出現,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幾乎劇組裏的所有人——從導演到美工,從製片人到服裝服裝設計師——都參與了泡茶袋的製作
·要創造出數量巨大的人物、場景和道具必須依靠強有力的模具支援,所以劇組一共製造並使用了632個黏土模具。這些模具的涵蓋範圍之廣令人稱奇,從人物的眼球到地板上的縫隙都是他們的“功勞”。
·一共有73公斤的塑膠被用來製作人物的嘴、手和原始的骨架。每一批塑膠模具都需要被漆成同樣的顏色,並且按照相同的原料比例混合,以便有相同的質地、紋理、密度和熔點。
·12升潤滑劑在影片中被用作流體。從杯子裏的水到眼淚再到叢林中流淌的小河都是由這些潤滑劑製造出來的。
·拍攝期間,整個劇組吃掉了260公斤番茄、280公斤咖啡豆,喝掉了2600升牛奶,並且消耗掉了7800塊松餅——其中有5236塊是被導演吃掉的。
·本片作為第24屆聖丹斯電影節開幕影片。
穿幫鏡頭
·對於一部黏土動畫而言,穿幫的鏡頭只可能是留在黏土上工作人員的指紋。
難怪這麼高分,這是一部相當厚實的著作,感人的作品,後勁十足看完,我想很久都不會忘記這部片子,這也是我看過這種紙黏土的卡通製作中,最感人,導演燈光最用心,背景音樂最適切也最好聽,很動人的一部非常非常優秀的作品,講述的是友情,還有寬恕,當你原諒的別人,也就等於放過了自己,最後的結局好美好,超級好看的啦,太棒太棒了,不是那種感動會哭的水準,是那種非常高程度的感動,贊贊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